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家具(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起源)

zxc2023-02-16 16:59:10灯具市场1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起源

指欧洲北部国家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及冰岛等国的艺术设计风格(主要指室内设计以及工业产品设计),北欧风格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设计风格,因此也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具有简约、自然、人性化的特点。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形成过程

射击与越野滑雪两个项目,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远古时代的滑雪狩猎演变而来。 1767 年,挪威边防军举办了第一次滑雪和射击比赛,这是冬季两项运动的雏形;1861 年,世界上第一个滑雪和射击俱乐部成立于挪威。1924 年第一届冬季奥运会上,冬季两项被列入表演项目。1948 年,国际五项和现代两项联合会(UIPMB)成立,以规范五项和两项的规则。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代表人物

  设计概况:   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等流派。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特点:   丹麦   在木制家具中,全世界首推丹麦设计最为经典。丹麦设计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如设计一把椅子,丹麦的设计不仅仅追求它的造型美,而是更注重它的曲线如何与人体接触时作完美的吻合。   瑞典   瑞典风格并不十分强调个性,而更注重工艺性与大众化。瑞典的设计更追求便于叠放的层叠式结构。   芬兰   芬兰设计师追求将山水的大自然灵性融入室内,使其拥有一种源自自然的艺术智慧与灵感。进入20世纪60年代,芬兰人渐渐将设计风格沉淀为平实、实用,与生活密切结合,逐渐形成芬兰室内设计的现代特色。   挪威   挪威家具处处渗透出厚重与质朴,富有浓郁的北欧气质。在挪威风格的设计中,成型合板和金属运用几乎达到了极致,常常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并起到强化风格的作用。   名家及代表作:   马姆斯登和马特逊   马姆斯登(Carl Malmsten)和马特逊(Bruno Mathsson)是瑞典现代设计师的代表人物,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为创立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哲学基础做出了很大贡献,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家具设计思想建立了瑞典居家环境轻巧而富于人情味的格调,为家庭成员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马特逊喜欢用压弯成型的层积木来生产曲线型的家具,这种家具轻巧而富于弹性,提高了家具的舒适性,同时又便于批量生产。对于舒适性的追求也影响到了材料的选择,纤维织条和藤、竹之类自然而柔软的材料被广泛采用。   丹麦的克兰特和芬兰的阿尔托   20世纪30年代还有两位在斯堪的纳维亚很有影响的设计师,一位是丹麦的克林特,另一位是芬兰的阿尔托(Alvar Aalto)。克林特并不标榜自己是功能主义者,但他早期对于设计的研究关注于标准化、模数结构和实际功能要求,而不是风格上的自我表现。他十分尊重材料本身的特点和手工艺传统,并善于吸收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精华。他设计的椅子能满足用户在实用上和美学上的需要。通过采用不上油漆的暖色木材,不着色的皮革和素色织物,他创造了一种接近自然的设计语汇,成了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重要特点。克林特在20世纪30年代重新设计了一把折叠椅和一把躺椅,两者都是经典性的作品。   在芬兰,阿尔托以用工业化生产方法来制造低成本但设计精良的家具而著称。特别有创见的是他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家具。他于1928年设计的扶手椅是采用胶合板和弯木制成的,轻巧而适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点,既优美雅致而又毫不牺牲其舒适性。阿尔托的其它家具设计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实际上,斯堪的纳维亚的功能主义可以在阿尔托的作品中看得最清楚,他所爱好的有机材料不仅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而且也有助于降低成本,因为木材在芬兰是取之不尽的。阿尔托也长于玻璃制品设计,他在1937年设计的花瓶采用了有机形态的造型,其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祖国的湖泊边界线。他的设计还在英国、美国有较大影响,这推动了国际家具设计的“软”趋势,并预示着20世纪50年代的“有机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PH系列灯具的重要特征①所有的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到达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②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③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④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时代背景

斯堪的那维亚(Scandinavia)是一个容易令人困惑,并且争议很大的词汇,因为它在地理位置,语言学和观点方面有不同解释。非欧洲人看不出这一斯堪的那维亚问题的本质。但欧洲人,在传统信念的支持下,对精度和分类的考证很狂热,并迅速指出对“斯堪的那维亚”这一词汇的错误定义。然而,他们并没有很快注意到,单词Scandinavia经常被错拼为Scandanavia。

从地理位置看,斯堪的纳维亚这个词指的是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这个半岛位于欧洲大陆最北部,并且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最北端还延伸到北极洲。挪威,瑞典和芬兰(尤其是北部)等国家构成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这些国家的居民因此也被视为真正的斯堪的那维亚人。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影响和意义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指的是20世纪30~50年代流行于国际的一种设计风格,以丹麦、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设计为代表。

早在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将德国严谨的功能主义与本土手工艺传统中的人文主义融会在一起。就风格而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功能主义的,但又不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严格和教条。几何形式被柔化了,边角被光顺成S形曲线或波浪线,常常被描述为“有机形”,使形式更富人性和生气。20世纪40年代为了体现民族特色而产生的怀旧感,常常表现出乡野的质朴,推动了这种柔化的趋势。早期功能主义所推崇的原色也为20世纪40年代渐次调和的色彩所取代,更为粗糙的质感和天然的材料受到设计师们的喜爱。5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盛极一时,其朴素而有机的形态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在国际上大受欢迎,成为了当时欧美最流行的一种设计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形成原因

在北欧海盗时代(793-1066年),古斯堪的纳维亚语对古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古斯堪的纳维亚语就是早期形式的英语。海盗首次袭击不列颠诸岛后不久,就不断有人前来定居,有880名丹麦(和挪威)海盗定居在East Anglia 和Northumberland地区。这些丹麦人(和挪威人)对当地语言和英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估计,在5000个基础英语词汇中,大约有20%源自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人,如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都讲这种语言)。这种语言对古英语的句法和语法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斯堪的纳维亚艺术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设计领域中崛起,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简称“纳维亚”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