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明清紫檀家具图片(故宫明清家具图片欣赏)
故宫明清家具图片欣赏
明清皇家建筑及特色作如下介绍:
故宫介绍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它规模浩大,占地约72万平方米,有宫殿阁楼9900多间,周围环绕10多米高的宫墙和52米的护城河。整座皇城一片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之极。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格局
故宫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天子至尊”的封建宗法礼制,严格按“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古制布局,分为“外朝”与宫廷两大部分。由午门到乾清门之间部分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辅以高大的宫门、宽阔的御道和广场,占据了整座皇城的主要空间。三大殿均建在8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四周廊庑环绕,气势磅礴。
金銮殿
太和殿介绍
太和殿有称金銮殿,是故宫最高大的一座建筑物,面阔11间,深5间,通高35米多,用72根大木柱支承梁架构成四面坡的屋面。它采用重檐庑殿顶这种屋顶结构,殿内沥粉帖金、重施五彩,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壮丽。
后宫
内廷
乾清门以内为”内廷“。建筑布局也是左右对称。主要是帝后的起居场所,虽气势不及外朝诸殿,但谨严深密,富有生活气息。它有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及东西六宫等建筑,形成一个布局完美的整体。御花园既有帝苑的雍华气魄,又有民间古典园林的幽雅意境。
紫禁城的建筑装修华丽精美。宫殿建筑中大量使用了雕刻、贴金、镂金、漆画、景泰蓝、玉石及螺钿镶嵌、硬木贴络、绸缎装裱等古代社会所采用的一切工艺美术手段,将高超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体现了我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最高成就。
故宫博物院现存明清家具,年代从明永乐
北京紫禁城,今称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宏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之后,到1911年,有24个皇帝在此临朝统治。
辛亥革命后,按照《清室优待条件》,1912年故宫前朝被辟为古物陈列所。清朝废帝溥仪等在内廷生活期间,故宫内的设施也有不少的损坏,最明显的就是各宫门的门槛都被溥仪锯掉,以方便其骑自行车玩耍。宫内所藏宝物,更有许多被盗被毁。军阀混战期间,还有过飞机在故宫投弹的事情发生【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1924年11月,溥仪被冯玉祥国民军逐出故宫后,1925年10月10日成立了故宫博物院。
故宫明清家具馆
2023年建成,
故宫北院区依山傍水,与明清西郊“三山五园”相邻,向北有长城、十三陵,向南有圆明园、颐和园。它最重要的功能是,展示此前因场地局限而长期无法得到抢救性保护和有效展示的故宫大型家具、地毯、巨幅绘画、卤簿仪仗等文物。
故宫博物院明清家具全集
一共有 491年。故宫,从永乐年间建成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491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24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中心的代表。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
故宫简介
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故宫明清家具图片欣赏大全
故宫外貌: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
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雕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