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螺丝可以处理的工艺(不锈钢螺丝可以处理的工艺有哪些)

zxc2023-04-04 03:23:08五金1

一、求助螺丝热处理工艺?

螺栓加工工艺为:热轧盘条-(冷拨)-球化(软化)退火-机械除鳞-酸洗-冷拨-冷锻成形-螺纹加工-热处理-检验。

一、钢材设计:在紧固件制造中,正确选用紧固件材料是重要一环,因为紧固件的性能和其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材料选择不当或不正确,可能造成性能达不到要求,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发生意外或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等,因此紧固件材料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球化(软化)退火:沉头螺钉,内六角圆柱头螺栓采用冷镦工艺生产时,钢材的原始组织会直接影响着冷镦加工时的成形能力。冷镦过程中局部区域的塑性变形可达60%-80%,为此要求钢材必须具有良好的塑性。

三、剥壳除鳞:冷镦钢盘条去除氢化铁板工序为剥亮,除鳞,有机械除鳞和化学酸洗两种方法。用机械除鳞取代盘条的化学酸洗工序,既提高了生产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四、拉拔:拉拔工序有两个目的,一是改制原材料的尺寸;二是通过变形强化作用使紧固件获得基本的机械性能。

五、冷锻:成形通常,螺栓头部的成形采用冷镦塑性加工,同切削加工相比,金属纤维(金属留线)沿产品形状呈连续状,中间无切断,因而提高了产品强度,特别是机械性能优良。冷镦成形工艺包括切料与成形,分单工位单击,双击冷镦和多工位自动冷镦。

六、螺纹加工:螺栓螺纹一般采用冷加工,使一定直径范围内的螺纹坯料通过搓(滚)丝板(模),由丝板(滚模)压力使螺纹成形。可获得螺纹部分的塑性流线不被切断,强度增加,精度高,质量均一的产品,因而被广泛采用。

七、热处理:高强度紧固件根据技术要求都要进行调质处理。

扩展资料: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四把火”随着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又演变出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把淬火和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称为调质。

某些合金淬火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后,将其置于室温或稍高的适当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或电性磁性等。这样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时效处理。把压力加工形变与热处理有效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工件获得很好的强度、韧性配合的方法称为形变热处理;

在负压气氛或真空中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真空热处理,它不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脱碳,保持处理后工件表面光洁,提高工件的性能,还可以通入渗剂进行化学热处理。表面热处理是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体来说,它可以保证和提高工件的各种性能 ,如耐磨、耐腐蚀等。还可以改善毛坯的组织和应力状态,以利于进行各种冷、热加工。例如白口铸铁经过长时间退火处理可以获得可锻铸铁,提高塑性 ;

齿轮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使用寿命可以比不经热处理的齿轮成倍或几十倍地提高;另外,价廉的碳钢通过渗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价昂的合金钢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热钢、不锈钢;工模具则几乎全部需要经过热处理方可使用。

参考资料:

二、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

马氏体型不锈钢:含碳量较低的1CrB,2CrB类似于调质钢,采用调质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3CrB,4CrB类似于工具钢,用淬火+低温回火,获得回火马氏体。

奥氏体型不锈钢:采用固溶处理。即将它加热到铁碳相图中ES线以上,然后空冷,大截面零件则采用水冷。

固溶处理温度一般是1050-1150度铁素体型不锈钢:退火处理后空冷或水冷,在退火软化状态下使用。

三、双相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

双相钢选择固溶处理可以使两相分别具有相当的 PREN 值,才能使双相钢具有最佳的耐点蚀性能。

双相钢(dual-phase,简称DP钢),又称复相钢。由马氏体、奥氏体或贝氏体与铁素体基体两相组织构成的钢。一般将铁素体与奥氏体相组织组成的钢称为双相不锈钢,将铁素体与马氏体相组织组成的钢称为双相钢。双相钢是低碳钢或低合金高强度钢经临界区热处理或控制轧制后而获得。典型的双相钢屈服强度σs为310MPa,拉伸强度σb为655MPa。双相钢用于制造冷冲、深拉成型的复杂构件,也可用作管线钢、链条、冷拔钢丝、预应力钢筋等。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双相不锈钢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发展迅速,八十年代以来已成为和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不锈钢并列的一个钢类。

四、630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

SUS630是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较好的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已经被大量的推广运用在阀门,轴类及化纤行业及具有一定耐蚀要求的高强度零部件等。

概述

SUS630不锈钢 (日本牌号)

不锈钢:SUS630

特性

添加铜的沉淀硬化型钢种。用于制造轴类、汽轮机部件。

由铜、铌/钶构成的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含碳量低,抗腐蚀性和可焊性均比一般的马氏体型不锈钢好,与18-8型不锈钢类似,热处理工艺简单,切削性好,但是较难满足深冷加工。

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沉淀硬化型。

用途

用于制造耐蚀性高、强度高的零部件,如轴承类、汽轮机零件。

物理性能

化学成份

碳 C :≤0.07

硅 Si:≤1.00

锰 Mn:≤1.00

硫 S :≤0.030

磷 P :≤0.035

铬 Cr:15.50~17.50

镍 Ni:3.00~5.00

铜 Cu:3.00~5.00

铌 Nb:0.15~0.45

交货状态

一般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状态交货。

合金是沉淀、淬水、马氏体的不锈钢,和这个等级具有高强度、硬度和抗腐蚀等特性。经过热处理后,产品的机械性能更加完善,可以 达到高达1100-1300 mpa (160-190 ksi) 的耐压强度。这个等级不能用于高于300℃ (570F) 或非常低的温度下,它对大气及稀释酸或盐都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它的抗腐蚀 能力与304 和430 一样。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

480℃时效,≥1310;

550℃时效,≥1060;

580℃时效,≥1000;

620℃时效,≥930

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

480℃时效,≥1180;

550℃时效,≥1000;

580℃时效,≥865;

620℃时效,≥725

伸长率 δ5 (%):480℃时效,≥10;550℃时效,≥12;580℃时效,≥13;620℃时效,≥16

断面收缩率 ψ (%):

480℃时效,≥40;

550℃时效,≥45;

580℃时效,≥45;

620℃时效,≥50

硬度 :固溶,≤363HB和≤38HRC;

480℃时效,≥375HB和≥40HRC;

550℃时效,≥331HB和≥35HRC;

580℃时效,≥302HB和≥31HRC;

620℃时效,≥277HB和≥28HRC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规范:

1)固溶1020~1060℃快冷;

2)480℃时效,经固溶处理后,470~490℃空冷;

3)550℃时效,经固溶处理后,540~560℃空冷;

4)580℃时效,经固溶处理后,570~590℃空冷;

5)620℃时效,经固溶处理后,610~630℃空冷。

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沉淀硬化型。

交货状态

一般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状态交货。

五、不锈钢螺丝清洗剂处理?

可以用工业清洗汽油丶中和清洗剂等

六、不锈钢螺丝咬死处理办法?

采用变牙螺纹,在阴螺纹的牙底处有一个楔形斜面,当螺栓螺母相互拧紧时,螺栓的牙尖就紧紧地顶在变牙型螺纹螺纹的楔形斜面上,从而产生了很大的锁紧力。而且螺纹接触的面积小,金属熔合度也会小很多,不容易出现咬死的现象。

还有一些其他方法,采用不锈钢螺钉在自行配制的乙基纤维素与酒精溶液浸泡并烘干,四氯化碳滴几滴在不锈钢螺纹上。

七、304不锈钢容器的内部处理工艺?

1.304不锈钢管的热处理

将不锈钢管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称为退火。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退火的 目的,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以及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余应力;同时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所 以退火既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又为后续工序作好准备,故退火是属于半成品热处理,又称预先热处理。

2. 304不锈钢管的正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钢全部转变为均匀的奥氏体,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热处理方法。它能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可细化晶格,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对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是比较经济的。

3.304不锈钢管的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很快放入淬火剂中,使其温度骤然降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却,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淬火能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要减少其塑性。淬火中常用的淬火剂有:水、油、碱水和盐类溶液等。

4.304不锈钢管的回火

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回火分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三类。回火多与淬火、正火配合使用。

⑴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⑵时效处理: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不锈钢管零 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常在低温回火后(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热到100-150℃,保持5-20小时,这 种为稳定精密制件质量的处理,称为时效。对在低温或动载荷条件下的钢材构件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稳定钢材组织和尺寸,尤为重要。

八、不锈钢有哪些表面处理工艺?

  不锈钢材料是一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材料,一般用于做柜面,或者是操作台等等,不锈钢材料的使用寿命比较长,清洁也比较简单,所以很多家具都是会私用不锈钢材料,但是不锈钢材料的表面一定要经过特殊的处理,让它具有一定的光泽度,才让视觉效果更好。不锈钢表面的处理技术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有不同的方法,下面就是相关的知识介绍。   表面本色白化处理   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种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性较大,逐渐被淘汰。目前对氧化皮处理方法主要有二种:   ⑴ 喷砂(丸)法:主要是采用喷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   ⑵ 化学法: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目的。处理好后基本上看上去是一无光的色泽。这种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适用。   不锈钢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方法   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面光泽。   表面着色处理   不锈钢着色不仅赋予不锈钢制品各种颜色,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产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不锈钢着色方法   ⑴化学氧化着色法:就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形成膜的颜色,有重铬酸盐法、混合钠盐法、硫化法、酸性氧化法和碱性氧化法。一般“茵科法”(INCO)使用较多,不过要想保证一批产品色泽一致的话,必须用参比电极来控制。   ⑵电化学氧化着色法; 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电化学氧化形成膜的颜色。   ⑶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 就是将不锈钢工件放在真空镀膜机中进行真空蒸发镀。例如:镀钛金的手表壳、手表带,一般是金黄色。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产品加工。因为投资大,成本高,小批量产品不合算。   ⑷高温氧化着色法; 是在特定的熔盐中,浸入工件保持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使工件形成一定厚度氧化膜,而呈现出各种不同色泽。   ⑸气相裂解着色法。气相裂解着色法:较为复杂,在工业中应用较少。   不同的用途对不锈钢的表面有不一样的要求,不锈钢的表面一定要处理平整,并进行合理的抛光才可以使用。目前处理不锈钢表面的方法主要有上面几种,不同的方法得倒的效果不一样,价格和成本也有不同,一般都是根据不锈钢的需求来进行方法选择,上面几种方法都是比较常见的不锈钢不仅要对表面进行本色白化处理,镜面光亮也要进行特殊处理。

九、321不锈钢稳定化处理工艺?

F321 不锈钢是Ni-Cr-Ti型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耐磨蚀性、耐高温、抗蠕变性等,用于制造耐磨酸容器和耐磨设备的衬里、输送管道,F321不锈钢其中的Ti作为稳定化元素存在,但它同时是热强钢种,在高温方面比316L要好的多.

标准: ASTM A182/A182M (2009) 高温设备用锻制或轧制的合金钢管法兰、锻制管件、阀门及零件。

F321化学成份:

碳 C :≤0.08 硅 Si:≤1.00 锰 Mn:≤2.00 硫 S :≤0.030 磷 P :≤0.035 铬 Cr:17.00~19.00 镍 Ni:9.00~12.00 钛 Ti:≥5×C%

F321热处理工艺:1)固溶920~1150℃快冷; 2)根据需方要求可进行稳定化处理,热处理温度为850~930℃,但必须在合同中注明。3) 固溶温度不能超过1066℃,超过的话,必须进行稳定化处理,以防止铬的析出。

十、不锈钢316的热处理工艺是什么?

316属于奥氏体不锈钢,碳含量低,物理性能是没有磁性。这种不锈钢淬火没有太大效果。改变奥氏体不锈钢机械性能,通常采用冷加工的方式进行。

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热处理(固溶处理)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经固溶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抗拉强度有所下降,但包括断后面缩率和伸长率的塑形和韧性性能可大幅提高。

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温度在 950~1150℃ 左右,视材料的形状及保温、冷却方式而定。如:加热到1050摄氏度后水冷或空气快速冷却(钢丝) 或 加热到950摄氏度恒温2小时后自然冷却(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