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陶瓷行业整装趋势论坛(2018中国陶瓷行业整装趋势论坛官网)
一、中国烘焙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西方饮食文化的渗透,烘焙食品逐渐在早餐市场中崭露头角,显示出一定的正餐化趋势,在烘焙食品正餐化需求与休闲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行业的市场规模也进一步增大,根据Euromonitor统计,2020年我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567亿元。
二、2018-2019服装行业的整体趋势?
中国服装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 高质量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近年来在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绿色环保监管加强下,服装行业总体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虽然产销量同步下滑,但产销率整体提高,行业运行质效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现,我国服装高质量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规模以上企业产销量同步下滑
对于中国服装行业而言,2018年是充满挑战与考验、快速变革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结构调整的改革压力,我国服装行业在发展环境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整体保持了行业的平稳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产量为287.8亿件,同比下降2.6%;2018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22.7亿件,同比下降3.37%。(注:同比增速数据由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动,每年统计口径有所不同,同比数据均为当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数据与上年进行同比)。根据中国服装协会测算, 2018年我国全社会完成服装总产量约456亿件,与2017年基本持平。
三、中国陶瓷花瓶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也是瓷器之国。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的瓷器种类很多,有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等,光彩夺目,数不胜数。从原始社会到明清,中国陶瓷技术一直在进步,最终享誉全球。本文就大概介绍中国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一,从陶器到瓷器
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或者说瓷器是陶器的高级阶段。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从渔猎走向了农耕,从迁徙走向定居,在这个过程中,陶器也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陶制容器发现于江西仙人洞遗址,大约距今2万年。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都是手制的,并在篝火烧制。烧制时间较短,但是温度可以达到900度左右。人们会在制成的陶器上绘制各种图案,形成了彩陶、黑陶、红陶等。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简单机械——陶轮,使得陶器更加精美,种类也增加了。龙山文化中出土的黑陶,器壁薄而坚硬,壁仅有1~3毫米厚,好像是蛋壳,因此被誉为“蛋壳陶”。陶轮的出现,也产生了一种新的陶器——白陶。正是这种白陶孕育了后来的瓷器。在商朝时期,出现了刻纹白陶和薄壳白陶,其质地优良,造型端正美观,坚固耐用。
商朝时期,开始出现了原始瓷器。陶器是用粘土烧制而成,而瓷器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烧制瓷器需要更高的温度。商代时代,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人们能够将烧制温度提高到1100—1200度。在瓷器的表面有釉,是在高温之下形成的玻璃质釉。陶器具有吸水性,而瓷器不吸水。由于该时期的瓷器不能完全称为瓷器,所以学界称之为“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
二,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的形成
经过商周到春秋战国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瓷器烧制技术不断走向了成熟。最早的瓷器是青瓷,青瓷的形成原理在于胎釉中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商朝时期出现的原始瓷器便是原始的青瓷,在东汉时期,青瓷烧制技术成熟了,如烧制温度可以达到1300度,吸水率只有0.28%,有较强的光泽,透明度强等。东汉的青瓷主要出现了浙江一带,其中上虞的窑址最多。
东汉青瓷五联罐
东汉时期,开始出现了早期的白瓷。白瓷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精制而成。在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了白釉,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中国至今所见最早的白瓷。到了隋朝时期,白瓷烧制技术成熟,该时期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闪黄或泛青的现象。
白瓷
白瓷的出现,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唐朝时期,北方以烧制白瓷为主,南方以烧制青瓷为主,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在青瓷中,以越窑青瓷最有名,被评为天下第一。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就是对越窑的赞美。在白瓷中,以邢窑白瓷最为出名。
越窑青瓷
与此同时,昌南(景德镇)也逐渐成为了瓷器生产的重心。唐朝初期,昌南的瓷器被称为“假玉器”,并具有细密、洁白、半透明的特点,成为了贡品。当时昌南的瓷器有白瓷和青瓷。
唐朝的制陶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武则天时期,出现了单色彩釉俑,到唐玄宗时期出现灿烂夺目的三彩釉。工匠们先在陶胎上涂上一层有颜色的釉,然后画上黄色、绿色、青色的纹饰,也就形成了三彩陶器,现在称之为“唐三彩”。
宋朝初期,瓷器制造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宋代著名的名窑很多,其中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左右有名,另外耀州窑、磁州窑(河北彭城)、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出产的瓷器都名扬天下。宋代景德年间,昌南出产精致的景德名瓷,昌南镇也改称景德镇了。
三,瓷器的巅峰
元朝时期的瓷器在宋朝的基础上继续繁荣,并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元朝出现了青花、釉里红,改变了过去瓷器色彩单一的局面。元朝疆域辽阔,对外交流频繁,在中东地区引进阿拉伯人烧制陶器、瓷器的一些新方法,最终在景德镇进行了重新创新、融合,出现了影响深远的青花瓷。元朝政府十分重视瓷器的生产,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浮梁瓷局管理瓷器的生产。元朝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开始在全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明朝时期,青花瓷进一步发展,在纹饰上改变了元代层次较多,花纹繁满的风格,趋向清淡空白。在永乐和仁宣年间,其青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制成的青花瓷胎釉精细,青色浓艳。后来,开始用国产的平等青。明朝后期的青花瓷,蓝中泛紫,艳丽浓重。在青花瓷发展的基础上,明代的彩瓷发展也有一个新的飞跃。
清朝时期,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西学东渐,一些欧洲西洋风格的艺术传入了中国,开始和瓷器制造融合了。清朝的瓷器大量销往欧洲地区,在欧洲推动了中国热。
四、中国陶瓷行业有多少家?
佛山的陶瓷生产厂家目前有200~300家,包括生产各种地砖,墙砖,卫浴产品,首先要看你要做什么档次的瓷砖了,据我了解,湖南也有好多做瓷砖代理的,不知道你是否已经了解好你湖南那块的市场需求如何,你的竞争对手做得是那一块,都有些什么特色,厂家的支持力度如何,如果这些都做好了的话,我想一些稍好的牌子更值得选择,利润相对较高,且市场开拓的前景更大,同时还要了解你代理的公司牌子是否在市场宣传力度上够不够大,这些都是决定你今后是否能够盈利的标准。
五、2018年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汽车市场步入稳健增长时期
我国乘用车市场进入稳健增长期,预计未来 5 年有望维持 3%-5%增长。 2017 年全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 2471.83 万辆,同比增长 1.4%,较 2016 年同期累计销量增速(狭义乘用车 15.3%)有较大回落。随着汽车在城镇家庭的逐渐普及,乘用车行业已基本告别2000-2010 年十年高速增长期,转而进入稳健增长时期。长期来看,我国汽车保有量提升空间仍然极为广阔。目前我国汽车普及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巨大,同期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在 800 辆以上,日韩也已达到 350 辆以上,而我国仍然不到 150 辆水平,长期仍具备翻倍空间。
2017 年乘用车销量增长 1.4%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极大(201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千人保有量水平处于韩国 1993-94 年水平,处于日本 1971-72 年水平,回溯韩国与日本该阶段保有量增速水平发现二者均处于乘用车快速普及阶段,保有量增速达两位数,且未来几年仍有两位数增长,对比国际经验我国仍处于汽车消费普及中后期。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日韩国内乘用车保有量增速基本围绕 GDP 增速发展,我国 GDP增速目前来看处于 5%-7%区间,长期来看经济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我国也有望实现乘用车销量增速与 GDP 增速的稳健发展,预计未来 5 年年均复合增速为 3-5%。
(二)、我国竞争格局发展轨迹:行业集中度提升,盈利上行
汽车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将上行。通过日本过去长期行业整合趋势来看,行业在面临增速放缓时或以多种方式来实现整合重组,其结果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及整合后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触底回升,未来有望持续向上。选取我国乘用车市场历年销量前 3 及前 5 车企(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计算市场集中度(以下均称CR3、 CR5), CR3 与 CR5 于 2010-2013 年稳步提升,而 2014-2016 年期间出现下滑,2017 年起转而提升。 2014-2016 年间集中度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小品牌企业把握 SUV 消费趋势,迅速推出丰富的高性价比车型,消化大部分 SUV 新增需求,在SUV 高速增长期分流了龙头份额,造成了行业格局分散。在行业增速整体放缓以及全市场完善 SUV 布局背景下,行业竞争明显加剧,龙头品牌将依靠优质车型维持销量的稳健增长,而品质较为欠缺的中小品牌将被逐步淘汰, 2017 年集中度的回升或表明行业已重回自 2010 年以来的集中度提升通道,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龙头盈利能力将有所改善。
我国乘用车车企集中度在 2014-2016 年期间有所下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比全球汽车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汽车行业仍有整合空间。 如果以全球汽车集团 CR3、CR5 水平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稳态来看,全球 CR3 在 32%左右, CR5 在 50%左右,而 当前我国 CR3 为 25%, CR5 为 37%,相比全球来看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随着行业的进一步整合,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汽车消费的高度个性化决定了汽车行业集中度不能跟家电、手机行业简单类比。 从通过与空调行业全球格局的对比来看,全球汽车 CR3 在 32%左右,而空调在 50%左右,汽车行业竞争格局不如空调行业集中。从明星产品份额角度来看,目前全球最热销车型为丰田卡罗拉, 2016 年全球销量为 131.3 万辆,对应汽车市场份额仅有 1.4%。从手机行业来看全球最热销机型为 iPhone6S,销量约为 6000 万台,占全球智能手机(14 亿 7060万台)份额约为 4%,其份额显著超过汽车最热销车型所占份额。汽车行业集中度与家电、手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汽车消费的高度个性化。汽车是仅次于房屋的第二大消费品,消费者对包括外观、动力、性能稳定、安全系统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存在差异,因此汽车消费相比空调、手机等产品更加具备个性化的特征,因此汽车行业格局不能简单与家电、手机行业相类比。
汽车行业集中度不及空调行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虽然行业格局或不如家电、手机行业集中,但汽车行业龙头盈利能力有望保持稳健。 丰田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前三大汽车集团,纵观其发展路径,丰田在不断整合过程中规模不断壮大,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作为市场龙头的议价能力明显提升,盈利能力趋势性向上改善。随着汽车行业格局的持续优化,龙头企业将凭借强大产品优势与品牌效应取得销量与业绩的稳健增长。
二、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汽车行业未来展望: 智能网联新能源兴起, 行业变革大浪潮
1、新能源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产品综合能力是核心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消费仍以 A00 和限购市场为主。 1)2017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 55.64 万辆,同比增长 72%,表现优异。分级别看, A00 级电动车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要产品, 2017 年 A00 级电动车销量达到 30.27 万辆,同比增长 179%,占总销量比例快速提升至 54%。 2)2017 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上牌数为 49.89 万辆。分区域看,六大限牌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天津、广州 2017 年新能源乘用车上牌数排名前列,合计为 23.38 万辆,占全国比例达到 47%,表明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消费主要依靠汽车限牌城市。
2017 年 A00 级电动车销量占比达到 54%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大限牌城市上牌数排名前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优质车型供给有望打开市场化需求
双积分政策助力供给端加速改善。 双积分政策压力下,主流车企均在加快投放新能源车型,供给端改善有望加速。2018 年将至少有 20 款全新或换代车型上市,包括 11 款纯电动车型和 9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分企业来看,自主品牌车企仍为投放主体, 2018 年有众多优质车型上市,如上汽荣威光之翼,比亚迪秦、唐换代车型;互联网车企也开始进入车型投放阶段,如蔚来 ES8、车和家 SEV;合资品牌车企也在逐步追赶,如蒙迪欧 Energi、索纳塔 9 插混版均会在 2018 年上市。
势不可挡,车企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浪潮已起。 两大因素驱动下各大车企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一是市场因素,特斯拉 Model 3 发布后预订量迅速突破 40 万辆,传统车企首次感受到来自电动车的压力;二是政策因素,中国的双积分政策使得各大车企面临较大的考核压力,不得不加大新能源汽车布局,同时海外国家屡屡传出的禁售燃油车新闻也迫使各大车企需要加速电气化的转型。不论是全球车企巨头还是自主品牌车企, 各大车企均已出台新能源汽车中长期规划,将投放数量众多的新能源汽车车型。
预计 2018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有望达到 74 万辆, 2020 年有望达到 165 万辆。 1)短期看,受益低速电动车消费升级和分时租赁需求, A00 级电动车持续放量,叠加限购城市新能源乘用车需求释放,以及优质车型供给有望打开市场化需求,预计 2018 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有望达到 74 万辆,同比增长 38%。
2)中长期看, 双积分政策护航,新能源汽车长期空间无忧。 双积分政策明确 2018 年开始考核 CAFC 积分, 2019 年开始考核新能源汽车积分(NEV 积分), 2019 年和 2020 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 10%、 12%。根据测算, 2019 至 2020 年需要依靠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去抵偿的燃料消耗量负积分约为 147 万分、 242 万分。据此测算可得 2019 年和 2020 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分别为 127 万辆、 165 万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预计 2018 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有望达到 74 万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竞争格局分析
部分车企具备先发优势,但市场地位尚不稳定。 1)分车企看,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上汽集团 2017 年前 10 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市场份额均在 10%以上,属于第一梯队,先发优势明显;众泰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江铃汽车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市场份额在 5%以上,属于第二梯队。 2)行业整体看,近年来新能源乘用车 CR5 持续下降,占比由 2015 年的 78%下降至 2017 年的 62%,表明新兴车企市场份额在逐步扩大,新能源乘用车行业竞争格局尚不稳定。
北汽新能源、 比亚迪 17 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排名靠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能源乘用车 CR5 持续下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双积分政策顺利落地,部分车企面临较大考核压力。 2017 年 9 月 28 日,工信部等五部委公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明确从 2019年开始考核新能源汽车积分(NEV 积分), 2019 年和 2020 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 10%、 12%。 2017 年 11 月 3 日,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 2016 年度、2017 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 2016 年度、2017 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 积分) 需要考核。 1) NEV 积分看,假设 2017 年 NEV 积分达标值按 6%计算,受益先发优势,比亚迪、北汽、吉利、众泰、江铃 2017 年 NEV 正积分数量排名靠前;由于合资品牌传统车销量基数大,上汽、一汽、东风、广汽、长安、长城 2017 年 NEV 负积分数量排名靠前。 2) CAFC 积分看,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核算倍数放大优惠,以及德系、日系等较低的油耗水平,比亚迪、上汽、 北汽、吉利、一汽 2016 年 CAFC 正积分数量排名靠前;由于 SUV 销量占比较高的缘故,长城和长安 2016 年 CAFC 积分为负。综合 NEV 积分和 CAFC 积分来看,比亚迪、吉利、北汽等新能源汽车龙头车企达标情况较好,长安、长城等车企面临较大考核压力。
双积分政策压力下,各大车企均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
传统车企 17 年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能源车17年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主流车企 17 年 NEV 积分情况(假设 17 年 NEV 积分达标值按 6%计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主流车企 2016 年 CAFC 积分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长期看,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回归产品力的竞争。 短期看,目前新能源汽车消费集中在 A00 级车和限购城市,主流市场需求尚未打开,市场竞争并不充分,车企的前期准备和市场反应能力决定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当市场竞争逐渐充分, 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回归产品力的竞争。表征某家车企新能源乘用车竞争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传统汽车实力、新能源现有地位和新能源未来规划及投入,将三方面能力简单分类为“强、中、弱”,分别给予“3 分、 2 分、 1 分”,据此制作了主流车企新能源乘用车竞争能力简易评价模型。 基于目前各大车企的情况,上汽乘用车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竞争能力强,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汽车行业的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智能网联汽车的出现将带来汽车行业革命性的变化,汽车的安全性、行驶效率等将大幅提升。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已得到各国政府以及企业高度重视。根据预测,到 2030 年全自动驾驶汽车将达到 9.8%的渗透率,配备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渗透率将达到 15%以上。受益于产业和政策共振,国内 L1 级和 L2 级渗透率将快速提升,中高级智能汽车(L3-L5)商用化即将到来。 辅助驾驶 ADAS 在未来新车准入规定升级, 同时核心部件成本大幅下降, 已经进入爆发前夜。同时《智能汽车发展规划战略》等文件将智能汽车的发展推升到国家层面的高度,并对未来 2020 年智能汽车的渗透率提出了 50%的目标。预计L1 和 L2 到 2020 年的渗透率分别达 50%和 20%,未来五年将进入快速放量期。
无人驾驶商业化并行发展,特殊场景应用将率先落地。 百度、 Google、北汽、 Uber 等企业均在研究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应用, 完全的无人驾驶汽车可能在景区和园区等特殊场景下率先实现商业化。
智能汽车在 2030 年将超过 20%以上的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能网联的汽车是单车智能和网联智能的融合,需要大量全新技术的融合。 1) 单车智能需要传感器、电动执行端和算法决策端的融合; 2)网联智能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技术。车内、车际及车云(车载移动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统称为车联网,包含信息平台(云)、通信网络(管)、智能终端(端)三大核心技术,能够将安全、节能及服务三维一体的功能予以实现。
软件、服务等价值将在未来占据 25%以上份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全屋整装属于什么行业?
全屋定制属于家装行业。全屋定制是一项家居设计及定制、安装等服务为一体的家居定制解决方案,全屋定制是家居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的设计要求来制造的消费者的专属家居。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生活品味的提高,家具在讲究实用的基础上,其艺术价值和审美功能也日益凸显出来。
作为整体家具的一个升级版,全屋定制个性突出,在设计的过程中讲究和消费者的深度沟通,能充分的结合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标准。
七、2021外贸行业趋势?
2021年所有地区的进出口总额都将大幅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增长的基数将有所下降。因此,即使大百分比的变化也不能转化为更好的经济条件。例如,预计2021年亚洲和南美的进口分别增长6.2%和6.5%,但亚洲的进口将在2020年温和下降4.4%之后增长,而南美的进口将在2020年急剧下降13.5%之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亚洲的进口将大幅恢复,而南美洲的贸易仍将严重低迷。
根据WTO的预测,2021年再怎么增长也很难回到疫情之前的增长趋势,而且这些预测还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为受到了疫情和各国对疫情管控的状态的影响。
八、矿山行业未来趋势?
未来趋势不乐观
目前我国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对矿山要求更为严格。同时要求所有的矿山必须建设绿色矿山。而我国的资源秉赋较差。严格的环保政策及绿色矿山建设需要矿山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非生产性建设。
一个矿山从勘探到开发,不仅资源风险大,而且政策风险,社会风险都很大。据调查,只有1%的探矿权可以成为采矿权。由此可见矿业勘察风险之大。
目前的政策对于全社会是正义公平,但是对于矿业投资人,显然不尊重经济规律。
综上,在相当长时间,如果政策不调整,矿山的前景非常暗淡。
九、IT行业发展趋势?
It会继续呈现强势发展势头毕竟现在每个人使用的手机都是和it有关联的,所以以后的It方面或者it有关系的方面都会得到强势发展,学习IT行业知识,可以保证以后能够在创业的道路上更有利于自己创业,所以IT行业在发展势头会一直保持强势
十、未来环保行业趋势?
1、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环保行业愈发得到重视。环保行业涉及的领域多,主要包括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体治理及土壤修复等种类。
按照产业链分,整个环保行业分为上游环保设备,中游环保服务,下游环保运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环保设备行业政策倾向于加强关键环保技术应用,环保设备产品自主创新,推动智慧环保设备发展。
环卫装备是进行环卫机械化作业的主要工具,是国家环境卫生事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市政基础投入的增加,环卫保洁机械化率已显著提高。
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新车交强险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环卫车辆销量116588辆,同比增长14.01%,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3.48%,同比增速有所减缓,环卫装备行业进入了稳步增长时期。
环卫服务市场化改革之初至目前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据环境司南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各地新签环卫服务合同总金额为2223亿元,同比略降2.41%,首年合同金额为550亿元,同比增长12.02%。
2、中国环保行业智慧化趋势明显
环保行业智慧化趋势明显。根据住建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各年统计数据,我国城市和县城道路的机械化清扫率不断提升,2018年分别达到69%、64%,初步估计2019年达到74%和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