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仿古家具(宋代仿古建筑)
宋代仿古建筑
怀旧派:清新雅致、形神兼备。
宋代制玉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崛起,比唐代有更大发展。民间玉雕行业初具规模,玉器市场应运而生。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促进了宋代玉器的空前发展。
宋代玉器受当时的绘画艺术影响极大,清新雅致、形神兼备,极具文人情趣,毫无粗制滥造。
严格意义上的仿古玉,也是从宋代开始。宋代的仿古玉在造型结构、纹饰和工艺上,不完全照搬照抄,与原件相比,往往更复杂,雕琢也更圆润、精美。
宋代,文人书画兴盛,许多文房用具也成了玉匠们精心雕琢的对象,这些玉制文房用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取儿童、禽鸟、兽、瓜果形象作为装饰题材,成为造型活泼自由、富有文化气质、便于陈设和把玩的工艺品。
从此,带有实用意义的玉雕制品,走上了装饰化的道路。
仿宋古建筑特点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的滕王阁,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 督时所创建。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 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一名冠之。
今之的滕王阁乃仿宋建筑。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宋代的楼阁建筑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宋大观二年(1108年),滕王阁因年久失修而塌毁,侍郎范坦重建,比唐阁范围更为扩大,并在主阁的南北增建“压江”、“挹翠”二亭,逐渐形成以阁为主体的建筑群,华丽堂皇之形貌,宏伟壮观之气势被誉为“历代滕王阁之冠”。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画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此书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规范),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
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宋代古代建筑
1雷峰塔,后人将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
2开封城楼
3赵州桥
4六和塔
5圣母殿
6山西太原的“晋祠”
7河北正定隆兴寺,纵深展开,殿宇重重,高潮迭起。
8福州华林寺大殿,
9南赵庄村二仙庙正殿
10太谷安禅寺中殿,现存殿宇三座,中殿为山西现存的七座宋代早期建筑之一。
宋代仿古建筑图片
金明池遗址公园,面积24.77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约84公顷,公园由300亩湖面与宝津楼、临水殿、宴殿、水心殿、仙桥及东门等仿古建筑群组成,再现“金明池”皇家园林的盛世美景。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金明池遗址又是北宋东京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中建筑全为水上建筑,池中可通大船,战时为水军演练场。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就是描绘了金明池中水军演练的场景。
地址:开封市龙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明大道西侧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仿宋建筑风格
一种基于仿宋字的字体,主要用于工程图样中。国家标准对图样中的文字都作了相关规定(GB/T 14691-1993):
1、汉字应写成长仿宋字,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5mm,其字宽一般为h/根号2。
2、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10、14、20mm。如需要书写更大的字,其字体高度应按根号2的比率递增。
在CAD中,10号仿宋体字高10㎜,宽约为7㎜。
仿宋式古建筑
江西南昌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为南方现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筑。
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
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宋朝仿古建筑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宋代建筑案例
宋代建筑
北宋及南宋境内的建筑
宋代建筑,泛指在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时期,于北宋及南宋境内的建筑,一如以往的朝代,继承著前朝的建筑传统 。
宋朝在经济、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发展,使得宋代的建筑师、木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建筑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块化,建筑物慢慢出现了自由多变的组合,并且绽放出成熟的风格并且拥有更专业的外型。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梁柱上硕大雄厚的斗拱铺作层数增多,更出现了不规整形的梁柱铺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
宋朝建筑物的类型多样,其中杰出的建筑都是佛塔、石桥、木桥、园林、皇陵与宫殿。由于注重意境的园林设计特意追求把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意境,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不像唐代浑厚的风格,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油漆得到大量使用,使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棂、梁柱与石座的雕刻与彩绘的变化十分丰富,柱子造型更是变化多端。
数千年来,建筑智慧多依靠口耳相传,子承父业传承下来,但关于建筑的文献亦早已存在,在传世的中国画中描绘的建筑物也让历史学家更好地解宋朝建筑的配搭。宋朝的建筑文献——《营造法式》对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献更有组织,为后世朝代的建筑提供了可靠依据。另一方面,朝廷设立了专门负责建筑营造及相关的官职与机构——将作监以掌管宫室建筑,使建筑技术的传承更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