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的起源和发展(陶瓷器的起源和发展的手抄报内容)

zxc2023-04-19 17:10:47陶瓷1

一、礼的起源和发展?

礼的起源:

礼起源于原始社会 时期的祭祀活动。礼仪是他们为祭祀天地神明、保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福免灾而举行的一项敬神拜祖仪式。

礼的发展:

1、尧舜 时期制定的礼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周朝 前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 三个君主。重新“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政,而民和睦,颂声兴”。周公 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把古代礼仪制度推向了较为完备的阶段。

2、春秋时期的孔子 ,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礼”的需要,可以舍弃一切。

3、到了汉武帝 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历朝历代都在朝廷设置掌管天下礼仪的官僚机构,如汉代的大鸿胪、尚书礼曹,魏晋时的祠部,北魏又称仪曹,隋唐以后的礼部尚书 ,清末改为典礼院等。

5、至今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教育,礼仪是大学生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

二、春联的起源和发展?

一、春联起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是中国古代周朝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三、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

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发展: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对联,是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骈偶阶段——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律偶阶段——形成于唐代。

四、眼影的起源和发展?

眼部美容化妆品历史悠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妇女曾使用硫化锑为基质的黑色眼圈膏。

在古埃及,不论是当时惊艳四方的埃及艳后还是普通民众,都喜欢把眼睛化成迷人的烟灰色。

在近代中国,20世纪40年代起,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对流行时尚关心程度的提高和审美的变化,眼部美容化妆品被相当广年龄层的女性所接受并喜爱。

20世纪60年代,在美妆史上是一个具有转折性的摇摆年代,东方女性更加重视妆容的打造。眼妆中带着线条感,特别强调眼妆的部分,会通过香槟色或淡粉色的眼影打底来提亮眼周。浓郁的黑色眼线搭配白色的下眼睑,会形成自然的眼窝,形成一种复古的反差妆感,并搭配浓密的睫毛膏,强调眼型。

20世纪80年代,以冷色(蓝色,紫色)烟熏妆为主要代表,通常会使用相对偏冷色系的眼影,大范围得晕在眼睛的周围。

20世纪90年代,消费者转而以同色系的不同深浅,晕出眼型。

而今,眼影的色调和风格更是随着流行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更加的丰富多元。

五、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一、礼仪的起源

1、礼仪最早起源于巫术,当时人们改造自然的力量还很小,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很低,对其他物种及周边环境持敬畏的态度。人的生命显得脆弱,生命会出生,生命会死亡,很多自然现象人们难以解释,人类渴望自然的力量妄图征服自然但又受制于自然。

2、某些动物、植物亦或山川成为人们的图腾,人们对此赋予了形而上的神秘信念,其具有超自然力量,能庇佑族群。

3、巫师,被看做是连接超自然力量与俗世生活的纽带,具有极高的地位,为了使更多的人相信神灵的存在相信自己是神灵与凡人的沟通者,便创造出一系列仪式。

4、例如磕头跪拜、舞蹈、音乐等等,通过无数次的磕头跪拜,人们渐渐相信护佑他们神灵的存在,若不相信便不会执行这一系列的繁琐仪式,不会交出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可能是来之不易的粮食或是牲口),否则便是承认自己是白痴。

5、而图腾的神秘图案是这些神秘信念的物化象征。这些古老的巫术仪式便是礼仪的最早起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仪式越来越复杂,并趋于理论化系统化,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如今的礼仪。

二、礼仪的发展

1、礼仪的起源时期:

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整个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

2、礼仪的形成时期:

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

3、礼仪的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4、强化时期:

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在不同的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

5、近代礼仪的发展: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时期,中国出现“大杂烩”式的礼仪思想,关于礼仪的标准、价值观念得到推广和传播。正在此时,西方与中国推崇的思想截然不同,西方推行自由、平等、解放的思想。相对于中国的思想而言,西方更显得开放和自由,中国的思想略为保守。

6、现代礼仪的发展: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多地在文化领域中展开。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古往今来,真正灭绝于种族屠杀的民族并不多,而灭亡于固有文化消失的民族却是不胜枚举。

六、票号的起源和发展?

道光三年(1823年),中国第一家私人金融机构,取义“如日初升,繁荣昌盛”的日升昌票号诞生了。日升昌票号成立后,营业繁荣,业务发展迅速,到道光三十年(1850)已在北京、苏州、扬州、重庆、三原、开封、广州、汉口、常德、南昌、西安、长沙、成都、清江浦(在江苏)、济南、张家口、天津、河口(在江西)18个城镇建立了分号。

  咸丰、同治(1851-1874)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并形成山西“北号(票号)南庄(钱庄)”两大晋商劲旅。随着清朝的没落、民国的衰败,那段辉煌的里程,已经从战乱的硝烟中渐渐淡去。

票号发展前期的盈利主要来自汇费收入的话,其中后期的盈利则主要来自放贷利息收入,并由此形成了中国近代资本的雏形,在促进工商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理论上将人类起源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古猿阶段;亦人亦猿阶段;能制造工具的人的阶段。后阶段包括猿人和智人两大时期;它们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质形态仍在继续发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们把这一发

八、寒的起源和发展?

“寒”这个字,其实就是一幅寒冷天气的图画。《说文》:“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草荐覆之,下有冫”。“寒”上面的“宀”是个房子,茅草的,四面透风。让人想起杜甫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时候还是八月,秋雨连绵,已经冻得没处躲藏了,可想而知冬天是什么样。“寒”的中间是个人,裹着草褥子,正发抖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农村盖菜窖的那种草褥子,就基本是那样的。“寒”下面的两点是“仌”的变形,也就是冰。在金文中,在“人”的下面还有一个表示脚的“止”,大概指这种环境下人的脚冰凉冰凉的吧。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茅草屋、破草褥子,连屋里都滴水成冰,御寒基本上靠抖,这个画面可不就是“寒”的真实写照吗?

老百姓为什么裹草褥子,不裹棉褥子呢?因为那时候没有棉花。棉花是引进的,明朝的时候才开始广泛种植,在之前老百姓穿的多是麻的、葛的,还有一些劣质的动物皮毛。保暖性比较差。当然也没暖气,通过炭火取暖,所以柴和炭是冬天最重要的物资。要是有人“雪中送炭”,那真是要感激涕零了。还有很多人家,连炭都买不起,只能挨冻,所以“寒”就代表穷。“寒门”“寒窗”,都是说明家里没钱,冬天保暖跟不上。

因为古代御寒很难,老百姓遇到冬天,简直就掰着手指头一天天熬,要不怎么发明了《数九》歌呢。从冬至开始数九,到了大寒,基本上是四九前后,三九四九冰上走。“大寒”的第三候就是“水泽腹坚”。这时候,河里的冰已经不是冬至第三候的“水泉动”状态了,能一直冻到河中央,形成又厚又硬的冰层,即使人在上面走,也不会开裂了。

北宋时期,有一个人叫邵雍,他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大寒吟》:“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前些天的雪还没化呢,又开始下了。台阶前,井上的辘轳架都冻上了。让我想起小时候,没有自来水,大家都是到井边打水。夏天挺乐意去,因为很凉快,到了冬天,井四周因为有不小心洒的水,都冻成冰了,一走一出溜,得非常小心翼翼。这时候打水,简直太考验技术了。有时候北风呼啸,脸像是刀割一样,嘴都冻麻了,就是“言语不能吐”的状态。

不过,熬过大寒,就是立春了,新的一个周期即将开始,春暖花开也就不远了。所以,大寒时节,在寒意中总是带着一些希望,透出一些生机,就如同白雪中的点点红梅。

九、宫的起源和发展?

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

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

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

十、蒜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真正有记载的是,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大蒜,记载在东汉文学家王逸编纂的《正部》里,上面是这样说的:

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

意思就是说,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带来了苜蓿和大蒜。而在史学家班固等人编纂的《东汉观记》里称:

李恂为兖州刺史,所种园小麦、胡蒜,悉付从事,无所留。

说李恂为刺史时,种植胡蒜,这里的胡蒜,说的就是大蒜。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很多东西,很多瓜果蔬菜都是那时候传入中国的,包括大蒜。在汉朝以前,我国历史文献中的调味品中有 葱、姜、芥、韭、薤等,唯独不见大蒜。

所以,汉朝时,大蒜进入我国,带进来的人是张骞。

至于发展要从唐朝说起,在《唐书·宗楚客传》中这样写:

楚客讽赵延喜陈符命……内出瑞蒜也

李延寿在《南史·张融传》中记载:

豫章王大会宾僚,张融食炙,始行毕,行炙人便去,融欲求盐蒜,口终不言,方摇食指,半日乃息。

总之,到了唐朝时,有关这方面的记载非常多,不但技术成熟,并且成为大众喜欢的一种调味品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