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束腰家具(束腰椅子)

zxc2023-04-22 22:59:45板材1

束腰椅子

做法:

1. 将粳米淘洗干净,浸泡半小时备用。

2. 将干贝、鲍鱼、瑶柱分别用温水泡软备用。

3. 将泡软的香菇、冬笋切成末。

4. 将猪肉馅放入大碗中,加入香菇、冬笋末及姜片、调料、蛋清搅拌均匀。

5. 用保鲜膜包住碗口,放入蒸锅中蒸10分钟左右,取出后待凉。

6. 取一张保鲜膜,将凉透的猪肉馅摊在上面,用手抹上一层粳米,再放入泡发好的干贝、鲍鱼、瑶柱。

7. 将保鲜膜卷成长条形状,用手捏成束腰状,并在两端系紧。

8. 将包好的八仙桌束腰放入锅中,注入清水,加入生姜和葱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

9. 最后将煮好的八仙桌束腰取出,切成片,码放盘中。盛出汤汁与料汁调味后淋在肉片上即可。

这样一道好吃的八仙桌束腰就做好了

束腰 家具

牙条即牙子,也称丝杠。是明清时代汉族家具部件名称。国标中没有找到相应标准,对应牙条 DIN975。因位置不同而名称有别。一般指面框下设置连接两腿之间的部件。有束腰的家具则在束腰以下部位的主要连接部件。设在其他部位的一般改称牙条。除此之外,还用在建筑上,最为装修用。

束腰方桌

八仙桌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款式,牙板加有如拐子龙、浮雕吉祥图案等装饰性部件,非常美观。

束腰圆凳的图片

方凳

东汉末年,西北民族进人中原,从而输人了方凳这种高型坐具。一般用普通木材制作,也有用紫檀木、花梨木、红木、楠木等高级木材制作的。它的坐面尺寸不等,样式也多样化,最大的约两尺见方,最小的约一尺见方。它可以与方几、方桌相配合,在室内陈设仅次于椅子,十分重要。明代的方凳发展较大,或一色木制,或大理石心,还有丝绳藤皮编织软心,四足及边框宽厚稳妥,夏日不用凳套尤其清凉宜人。硬木大方凳多半光素,棱角圆润平滑,或有边框四足略作竹节纹的。清代时方凳的花样更加齐全,并由镶玉、包镶文竹等装饰,士曾添了几许华丽,不失为古典家具的上品。

圆凳

又称为圆机,是一种机和墩相结合的高型坐具,没有靠背。其做法与一般方凳相似,已带束腰的占大多数。一般都制作精巧,选用较好的木料制成,也有用粗木制作的,但并不普遍。圆凳的腿足有方足和圆足两种,方足的多做出内翻马蹄、罗锅帐或贴地托泥等式样,凳面、横帐等也都采用方边、方料;圆足的则以圆取势,边棱、帐柱至花牙等皆求圆润流畅。明代的圆凳体积大且从上至下的弧度较大,造型略显敦实,三足、四足、五足甚至更多足的都有,一般有束腰,凳面有圆形、海棠式或梅花式等。清代的圆凳较瘦高,无束腰圆凳都采用腿的顶端作桦,直接承托凳面的做法;有束腰圆凳则主要靠束腰和牙板承托凳面。民国时期的圆凳趋于低矮。

束腰台座

1、面相饱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采稳重而又不失慈祥。

2、身体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丰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

3、体态天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4、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

5、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

6、衣纹流利,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具时期特征。

7、鎏金泛红,具时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