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清朝农民家具(明代清代家具)

zxc2022-10-24 16:03:14板材8

明代清代家具

明清时期各地都有家具生产,各地区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具风格。其中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家具最为着名,"苏作"、"广作"和"京作"被称为明清家具三大名作。

1.苏作家具

指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苏作家具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名扬中外的明式家具即以苏作家具为主。

明代苏作家具格调大方、简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适度,精于用材。与京、广相比,硬木来源不及他们从与充裕,表现为用材精打细算,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常见。这种技术要求较高,费工费时,作到天衣无缝,保持美观。

进入清代以后,苏式家具也相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但逐渐被广式家具超越。

苏式家具最大特点,造型上的轻与小和装饰上的简与秀,不如广式家具浑厚凝重,满身雕饰。苏作家具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题材多取自名人画稿,以山水、花鸟、松、竹、梅多见,并喜用草龙、方花纹、灵芝纹、鱼草纹及缠枝莲等图案。

2.广作家具

广州地区制作的家具被称之为广作家具。广州地处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同时两广有时中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产地。清中期以后,异军突起,超过了苏式家具,成为清式家具最着名的产地。

广作家具特点,用料粗壮,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掺用,气度豪华气派。结构、造型和装饰上,受西方建筑装饰风格影响较大,多为中西合璧之作。镶嵌技艺独步一时,堪称一绝。

3.京作家具

京作家具不是指一般的民间用品,而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

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力求华丽,镶嵌金、银、玉、象牙、珐琅、百宝镶嵌等珍贵材料,非其他家具制造可比,使京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以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过分追求奢华和装饰,淡化了实用性,甚至成为一种摆设。

明代清代家具图片

如今生活中,对家具产品是有不同的定义的,其风格种类也有很多,明清家具就是各种实木家具中的一种,也是颇为受欢迎的,但这类家具有固定的居室风格,那么大家对明清式家具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明清式家具特点吧。

明清式家具特点, 明清式家具

明式家具特点

1、明式家具的发展更为早,明式家具主要是以整体结构为主,采取框架式样制作家具,呈现出的的特征包含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明式无束腰家具是以圆腿侧足为主,其造型更为简练稳重。明式有束腰家具则是以方腿直足,或者是三弯腿或鼓腿为主,这类家具的形体敦厚而又能显得庄重秀丽。这两种明式家具的造法,都能够给人一种以虚实相间、方正稳重的之感,成功地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的造型美。

2、明式家具造型上另一特色是讲究线条美。它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线条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线脚的变化和运用是明式家具线条造型的另一体现。线脚是指家具边框边缘的造型线条。通过平面、凹面、凸面、阴线、阳线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形断面,达到鲜明的装饰效果,极富艺术情趣。

清式家具特点

1.造型上浑厚、庄重 。这时期的家具一改前代的挺秀,而为浑厚和庄重。突出为用料宽绰,尺寸加大,体态丰硕。清代大师椅的造型,能体现清式风格特点。它座面加大,后背饱满,腿子粗壮。整体造型像宝座一样的雄伟、庄重。其它如桌、案、凳等家具,也可看出这些特点,仅看粗壮的腿子,便可知其特色了。

2.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 。清中期家具特点突出,成为"清式家具"的代表作。清式家具的装饰,求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甚而在一件家具上,也用多种手段和多种材料。雕、嵌、描金兼取,螺甸、木石并用。此时家具,常见通体装饰,没有空白,达到空前的富丽和辉煌。但是,不得不说,过份追求装饰,往往使人感到透不过气来,有时忽视使用功能,不免有争奇斗富之嫌。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明清式家具特点, 明清式家具已经有了明确了解了,朋友们可根据家庭的喜爱,判断其家具风格的选择。

清代的家具

精巧

明代家具的特点便在于‘巧、精、雅、简’四个字上,‘精’则体现在家具材料上,明式家具多采用黄花梨、紫檀等质地坚硬的硬木作为原材料,加之其纹理细密、色泽光滑,制成的成品极为精良。

清代家具前期,也就是在清初至康熙这一个时期,其家具风格依旧延续了明代的一些特征,到了康熙末,直至雍正、乾隆、嘉庆时期,因为国力逐渐强盛,清代的家具风格有了极大的改变

明代清代家具区别

造型和表现样式,清代家具在造型上与明代家具的风格截然不同,首先表现在造型厚重上,家具的总体尺寸比明式家具要宽,要大,与此相应,局面尺寸,部件用料也随之加大,清代家具的样式也比明朝繁多,如新兴的家具太师椅,就有三屏风式靠背太师椅。

明代家具清代家具区别

确实比不上,没必要比较什么数据,随便列几点:

一、清朝是唯一抑制发展的朝代

为了提高生产力与国家实力,中国封建史上的任何朝代,无一不是竭力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进取,虚的有思想理论、文化作品;实的有四大发明,乃至农具、武器、护甲等,哪一样不是代代都有进步?

只有清朝,由于担心中原人掌握了先进生产力后脱离控制,他们强行把全民技术、思想拉低到与他们同样的水准。要问具体例子,想想火枪和弓箭在明清两代的遭遇,没有比这更典型的了。

二、清朝是唯一让大臣自称为奴的朝代

中国历来是文明古国。在清朝以前,“奴”只是家里的奴婢、豢养的奴隶、宫里的宦官的称呼,朝廷官员、平民百姓在皇帝那里都有特定的叫法。比如唐代时,皇帝称呼大臣会尊称官名,关系亲密的会叫对方的字;各级官员则一般会自称“臣”。至于称呼百姓,如果叫对方为“白丁”,已经是侮辱了。

但在清朝,皇帝称呼大臣、上级称呼下级时,“你这狗奴才”时常脱口而出;而被这样叫的人,则点头哈腰,满脸堆笑,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觉得是一种荣耀:主子这是把我当自己人呢。感觉这就是回到了奴隶社会。但就算在奴隶社会,平民和官员、贵族还是保有尊严的,谢谢。

三、清朝是愚弄百姓登峰造极的朝代

清朝是发明“文字狱”的朝代,也是文盲率最高的朝代,更是唯一一个文人唯唯诺诺,戏子扬眉吐气、登堂入室的朝代。为什么?有文化、有思想的士大夫虽有能力,但难以控制;油嘴滑舌的戏子虽然只能逗乐,但对统治者毫无威胁,而且因为没有能力还会更加忠心。这一理念,一直延续数百年,甚至成为了官场、乃至社会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真是悲哀。

四、清朝是重视统治权远超国家利益的朝代

清代以前,在涉及对外时,我们熟悉的名言,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寇可往,我亦可往”的霸气,也有“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的雄心与悲壮;在清朝则有:“宁赠友邦、不与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等令人瞠目结舌的无耻之言,让人心生悲凉,乃至绝望。

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不同而言论,那是因为前者不仅仅注重统治,更注重民族与国家的安危和利益;后者则只担心自己的统治,至于对外国人,大不了给钱认怂装孙子,扭过头对内又可以威风凛凛;在外面丢的面子,在国内加倍的讨回来。何等霸气!

当然,本着客观的历史观,我们不能抹杀满清在开疆拓土、形成当今中国的国土雏形方面做出的贡献。但在精神方面,其对中华民族的副作用实在太大了......

明代清代家具区别的原因

十八世纪英国家具大师Thomas Chippendale(1718-1779)在其《家具指南》中描述,在世界的范围内,能以“式”相称的家具类型仅有三类:明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其中,中国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所以说明式家具是一种艺术风格,而并没有所谓的宋式家具,只有宋代家具,这是两个概念。因为宋代的家具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并且我们也只能从宋人的绘画或出土的明器中才能看到宋代家具的形制。

而明式家具是一种艺术概念,是一种集艺术性、科学性、
实用性于一身的传统艺术品,泛指明代生产的优秀
家具风格。它不受时间限制。进入清代康熙朝,家具艺
术仍保留着明代的式样和风格,所以清代康熙朝以前生
产的家具,仍属于明式家具范畴。清代中期以后,乃至
到我们现在,有人依明式风格制作家具,仍属于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在宋代家具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去粗取精、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但明代中期以前的漆家具由于不易保存,见者不多,我们只有从万历以后的硬木家具来了解明式家具的风貌。

明代家具和清代家具

明代建筑是指公元1368—1644年(明代)之间的建筑形式,明代时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上承宋代营造法式的传统,下启清代官修的工程作法。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明初的建筑风格,与宋代、元代相近,古朴雄浑,明代中期的建筑风格严谨,而晚明的建筑风格趋向繁琐。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于明代的规划和经营,清代帝王的宫殿也是在明宫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完善而来的。这一时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的,建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部分。

明代继续大力修筑宏伟的防御建筑——长城,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建筑水平达到最高。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甘肃嘉峪关,长达5660公里。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关城,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独具风格的杰作;北京八达岭段长城、司马台段长城等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一时期,建筑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技术,官式建筑形象较为严谨稳重,其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陈设上也留下许多砖石、琉璃、硬木等不同材质的作品,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明代,中国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此外,此时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园林建设非常发达,明式家具也闻名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时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明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出现了强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初,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整顿吏治、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各类建筑的发展。首先是南北两京(南京、北京)和大规模宫殿、坛庙、陵墓和寺观的建成,如两京宫殿、十三陵、天坛、南京大报恩寺、武当山道教宫观等,都是明朝有代表性的建筑群。曲阜孔庙也在明朝中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明朝另外两大工程是北方的军事重镇城堡体系和万里长城,以及东部沿海的防倭城堡体系。明初,蒙古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但仍力图复辟,不断伺机南侵。明朝迁都北京后,又三面邻近塞外。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御驾亲征中被蒙古瓦刺军俘获,引起京城危急,朝廷惊慌。北方之敌成了明朝的大患,因此,终明之世,对北边防卫极为重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修筑了一条延亘五千余公里的长城,并分九段地区设置重兵防守,统称“九边”。沿着长城一线,还修筑数以百计的城堡和数以千计的墩台和烽堠,组成一个点线结合的完整防御体系。危害于东南沿海的倭寇源于日本海盗,以明初洪武间与明中叶嘉靖间为患最烈。为了消除倭患,明朝政府在南起广西钦州湾北至辽宁金州湾的漫长海岸线上,设置了五十三座卫城和一百零三座所城,其间尤以浙江、福建两省最为密集。这一百五十六座防倭城堡组成了明朝的东方防卫体系,有力地遏止了倭寇的进犯。

明代的地方建筑也空前繁荣,各地的住宅、园林、祠堂、村镇建筑普遍兴盛,其中江南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诸省最为突出,直到今天,这些地区还留有众多的明代建筑。明代中晚期,各地的造园活动出现一个新高潮。江南富裕地区的村镇多进行了有计划的建设,出现了许多环境优美、设施良好的优秀村镇实例。它们一般都有高质量的道路、桥梁、标榜本村杰出人士的牌坊、作为宗族联系纽带的祠堂、教育子弟用的书院,以及公共使用的风雨桥、路亭、戏台、庙宇等建筑。

明朝在建筑技术上的进步主要有:第一,砖的生产技术改进,产量增加,各地建筑普遍使用砖墙,府县城墙也普遍用砖贴砌,一改元代以前以土墙为主的状况。此外,还创造了一种用刨子加工成各种线脚作为建筑装修的工艺,称之为“砖细”,通常用作门窗框、墙壁贴面等。与之同时,砖雕也有很大发展。第二,琉璃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琉璃塔、琉璃门、琉璃牌坊、琉璃照壁等都在明朝有所发展,琉璃瓦在各地庙宇上普遍使用,色彩品种增多,中国建筑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特点已达到成熟阶段。第三,木构架技术在强化整体结构性能、简化施工和斗拱装饰化三个方面有所发展。例如宋代常用的用一层层木构架相叠而成楼阁的方法,被贯通上下楼层的柱子构成的整体式框架所代替;柱与柱之间增加了联系构件的穿插枋、随梁枋,改善了殿阁建筑结构;斗拱用料变小而排列越来越丛密,等等。这些都使明代建筑的面貌产生了与宋代建筑的明显差异。

明代在第宅等级制度方面有较严格的规定。一二品官厅堂五间九架,下至九品官厅堂三间七架;庶民庐舍不逾三间五架,禁用斗栱、彩色。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定制:六至九品官厅堂三间七架,正门一间三架;庶民正厅不得超过三间五架。洪武三十年重申:房屋可以多至一、二十所,但间、架不容增加。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稍作变通,架数可以加多,但间数仍不能改变。

明朝住宅的等级制度主要是限制间数和架数,至于建筑层数,则可因地制宜。明代住宅均能表现明代建筑特点,典雅稳重,做工讲究,装修精美,雕刻和彩画细腻而雅净。苏南、浙东、皖南、山西襄汾都有明代的民居遗物。

明南京城

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

南京地理条件优越,北倚长江,水源充沛,运输便利,南有秦淮河绕城而过,是水运集散地。这里自古就有“龙蟠虎踞”的美誉,钟山龙蟠于东,石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从公元3世纪至6世纪曾有六个王朝建都于此,前后达三百余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开始就旧城扩建,并建造宫殿。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皇帝位,南京成为明朝都城。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终于完成了南京作为明帝国首都的格局,全城人口达到百万。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后两者是明初的扩展。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33.68公里的砖石城墙。

旧城区位于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要冲地带,居民密集,商业繁荣,为朝廷服务的大批手工业作坊也设置在这里。由于地近皇城,大臣们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区,如徐达宅在大功坊、常遇春宅在常府街、郑和宅在马府街等。皇帝命令建造的十六处大酒楼则分布在商市汇集的旧城西南一带。

皇城区设在旧城东侧,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既有水运方便,又和旧城紧密相联,各方面都很理想,也合乎风水术所追求的阳宅“背山、面水、向阳”的模式,唯一的缺点是地势低洼。

明初,南京城内外驻军约二十万人,除一部分驻守皇宫和沿江外,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城内西北地区。这里有大片营房、粮仓、库房和各种军匠工场,形成一个独特的军事区。

在上述三地区的中间位置,建有高大的钟、鼓楼,作为全城报时之所,这显然是接受了元大都的遗规。

南京的道路系统呈不规则布置,城墙的走向也沿旧城轮廓和山水地形屈曲缭绕,皇宫偏于一边,使全城无明显中轴线,一反唐、宋、元以来都城格局追求方整、对称、规则的传统,创造出山、水、城相融合的美丽城市景观。

南京的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唯有皇宫区东、北两侧的城墙全部用砖实砌。南京城33.68公里长的城墙,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重要的城门设有瓮城,其中聚宝门、通济门、三山门是水陆交通要道,每门都设有三道瓮城以加强防卫。当初城墙上建有军士宿卫用的窝铺房二百座,雉堞一万三千余个。现城墙尚存21.35公里,窝铺无存,雉堞有少数残留。

在这座城墙之外,又修筑了一座长达50余公里的外郭城,把钟山、玄武湖、幕府山等大片郊区都围入郭内,并辟有外郭门十六座,从而形成保卫明皇宫的四道防御线,即:外郭、都城、皇城、宫城。

明北京城

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城为止,明朝共有二百二十四年建都于北京。明初的北京城沿用了元都旧城的基本部分,以后又多次扩建。城市的格局既有很强的继承性,又有自身的特点。明初,徐达占领元大都后,为了便于防守,将城北纵深约2.8公里较冷僻的城区舍弃于城外,另筑了一道北城墙,使城市面积缩小约百分之四十。在以后的半个世纪里,这里是一座地方性政治、军事中心城市——北平府。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为了仿照南京皇宫的形制在宫前布置五部六府官衙,又将南城墙向南移了约0.8公里。到明代中叶的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由于北方蒙古部族的军事进犯威胁到北京城的安全,又仿照南京城的办法,在城外加筑一道外郭城以加强城防。但限于当时财力,这道外郭城墙只修筑了南面8公里就从东西两端折而向北和旧城城墙相接,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凸”字形轮廓。这个格局一直保持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

明代前期北京城平面示意图 从以上北京城墙三次向南移动中可以看到城市在逐步向南发展。造成这种趋向的原因是,城市对外交通以及居民的结集地,商肆、旅邸栉比鳞次,人口异常稠密,加上通向南方的陆路交通,以及通惠河漕运重新开通后码头也汇集在前三门外,使这一带格外繁华。为此,永乐十八年和嘉靖三十二年两次向南扩城,把原来城外最热闹的居民区围入城中,同时也把最重要的礼制建筑天坛、山川坛等一并围入。

经过明初到明中叶的几次大规模修建,比起元大都来,北京城显得更加宏伟、壮丽。首先,城墙已全部用砖贴砌,一改元代土城墙受雨水冲刷后的破败景象;其次,城濠也用砖石砌了驳岸,城门外加筑了月城,旧城九座城门都建有城楼和箭楼,城门外有石桥横跨于城濠上(明初是木桥,1436~1445年全部改为石桥),桥前各有牌坊一座;再者,城的四隅都建了角楼,又把钟楼移到了全城的中轴线上,从永定门经正阳门、大明门、紫禁城、万岁山到鼓楼、钟楼这条轴线长达8公里,轴线上的层层门殿,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布置的坛庙、官衙、城阙,使这条贯串全城的轴线显得格外强烈、突出。但是,这种城市布局却给市民带来了不便。在明代,从大明门到地安门长达3.5公里的南北轴线被皇城所占有,一般人是不准穿越的,因此造成了东城与西城之间交通的不便,在古代运输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问题尤为严重。

宫殿建筑

北京宫殿

现存中国古代最大的建筑群北京宫殿,曾经有二十四个明、清皇帝在其内统治中国达五个世纪之久。宫殿的营建始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完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共建房八千三百五十间。其后历明、清两朝,宫中建筑物屡有重建、增建,但宫殿的总体规模与布局框架在永乐时代已经奠定,以后的变化只是局部性的。明初营建这座宫殿是在元朝大内旧宫的基址上进行的。元朝覆灭时,大内旧宫未遭破坏,后来被改成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就将旧宫全部拆除,再按照南京宫殿的模式重建新宫。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北京宫殿。

北京宫殿中的“外朝内廷”、“东西六宫”、“三朝五门”、“左文华右武英”、“左祖右社”、人工堆作万岁山等做法,是仿照明初南京宫殿的模式,连殿宇门阙的名称都与南京相同。但北京宫殿也有所发展。首先,规模比南京大。所遗南京紫禁城基址南北方向深度约比北京紫禁城少200米,南京午门东西方向宽度仅为北京午门的四分之三。其次,离宫、园林有所发展。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只是利用元代遗留的太液池而无所兴作,明中期以后,这里的亭台殿阁不断兴建并扩大开挖太液池,使之成为重要的皇家园林。此外,还把一处习射用的“东苑”建成为山水花木与殿阁交相辉映的离宫,称为“南内”。最后,又把万岁山建成离宫区。

建筑北京宫殿只花了四年时间,这么大的建筑群能在短时期内完成,显然和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技术的优点是分不开的,但也和提前备料有关。早在永乐五年,明成祖就派大臣们分赴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地采运木料。砖的生产主要依靠山东临清和江苏苏州两地,其中苏州生产的铺地方砖质地细密,坚实耐磨,尺寸可达10厘米×80厘米×80厘米,被称为“金砖”,由于制作过程复杂,从取土到成砖需要有一年的时间。石料采自北京西南郊房山,是一种称为“汉白玉”的大理石,色白而质匀。琉璃瓦则在京郊设窑烧制,有黄、绿、蓝、黑等色。

木构架建筑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易遭火灾,北京宫殿建成后的第二年(1421年),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就因雷火被焚,第三年(1422年)乾清宫又被焚。重建后的三大殿又于公元1557年及公元1597年两次焚毁。在建筑布局上,主殿两侧用斜廊联结东西庑、三殿之间用穿堂联结的办法,又造成一处起火延及一大片的严重后果。虽然当时也采取了一些防火措施,例如廊庑每隔若干间设一道防火墙,屋面基层内加锡片,后宫各庭院之间用高墙分隔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防雷措施及布局上的缺陷,终未能防止火灾的发生。

黄琉璃瓦、汉白玉台基与栏杆、红墙、青绿色调的彩画,这是北京宫殿色彩的基调,在蓝色天幕笼罩下,格外绚丽璀璨,显示了皇宫的豪华高贵、与众不同的氛围。按照“五行”说,青、白、红、黑、黄五方位色中的黄色代表中央,是皇帝所在。因此,琉璃瓦以黄色为最高等级。北京宫殿主要建筑用黄琉璃瓦以显皇威,即源于此。

新建的大内宫殿仍沿旧宫基址的原有轴线布置,但向南移动了0.5公里左右。宫城(紫禁城)面积约73公顷(760米×960米),四面开门,四隅设角楼。全城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供处理朝政、举行典礼、召见大臣、接待宾客等用;内廷是皇室居住、生活的场所。外朝以中轴线上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为中心(三殿用穿堂联结),左前(东)方配置文华殿,右前(西)方配置武英殿,形成“品”字形格局。文华、武英两殿都是皇帝的别殿(便殿),是皇帝召见臣下和斋居之所。文华殿又是读书、授课的地方,殿内供有孔子像。武英殿又作为皇后生辰时大臣们的“命妇”在此进贺的场所。内廷的建筑以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为中心(三宫也以穿堂相联),这是皇帝和皇后的住所。在中宫的东侧有东六宫及东房五所,西侧有西六宫和西房五所,供妃子和宫女们居住。东西六宫中靠近三宫一侧的中间一宫是“贵妃”所居。

此外,内廷还有供皇太子和皇子们居住的瑞本宫,祭祖用的奉先殿(内太庙),先朝宫妃养老的仁寿宫,以及管理宫内事务的各种司、局等建筑分布于东外侧;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咸安宫和一些佛寺、道观等建筑则布置在西外侧。在紫禁城中轴线的最后部分还有一处小园林——御苑,园中亭榭、树木、假山的布局接近对称,缺乏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和情趣,聊备一格而已。靠近西、北二面宫墙的周边地带,还有称为“廊下家”的供应皇室生活必须的各种库房。

太庙和社稷坛

在紫禁城前两侧还有二组重要建筑群,东侧是太庙,奉祀皇帝历代祖先,这是皇权世袭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西侧是社稷坛,坛上铺五色土——东青土、南红土、西白土、北黑土、中黄土。土由各地州府送来,这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两组象征意义极强的建筑是根据传统的“左祖右社”的形制来布置的。

由奉天殿向南沿中轴线布置有五座门,依次是:

一、奉天门,门屋内设御座,是皇帝每日朝见群臣裁决政务之处。门前庭院两侧东、西庑内是编写《起居注》和《实录》之处(前者记录皇帝生活起居,后者记录朝廷大事),记载典章制度的《会典》也在这里编写;

二、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百官上朝在此门前等候,征战班师时,则在门前举行献俘典礼。门的形式是从唐宋的门阙演化而来,在“冂”形平面的高台上建造木架建筑,下通五个拱券门洞,是一座庄严雄伟的城门建筑; 明紫禁城午门的南向

三、端门,也作城门形式,但无实际用途,是礼制上所需的仪门;

四、承天门,形式和端门相同,是皇城的正门,皇帝颁布诏书、最高司法机关秋天判处重囚都在门前举行;

五、大明门,是皇城的外门,门外就是市区。

按照儒家对礼制的解释,皇宫有三朝五门,“三朝”是外朝一、内朝二,或称大朝、常朝、日朝,在明北京宫殿中就体现为外朝三殿。但实际使用上每日朝见主要是在奉天门举行的,只有元旦和冬至等大朝会、皇帝生日贺礼及大宴会等才在奉天殿举行。而华盖、谨身两殿仅作为召见臣下、赐宴亲王、皇帝更衣等用途。

“五门”就是上述从奉天门到大明门延展在1.5公里距离上的五座门。“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象征意义于此可见。

住宅建筑

总体特点

住宅在古代不仅是居住场所,而且还被视为宅主身份的标志。唐、宋时期朝廷对官员及庶民的住宅形制已有一定的限制,但还比较粗略宽松,例如宋代规定六品以下的官员不能在宅前造乌头门,庶民屋舍只许进深五架,门屋只许一间,不许用飞檐、重拱、四铺作、藻井和五彩装饰等。重点在于区划官员和庶民之间的身份差别。到了明代初期,对住宅的等级划分严格了,官员造宅不许用歇山及重檐屋顶,不许用重拱及藻井。这些限制在宋代原是针对庶民的,如今已针对品官了,这就意味着除皇家成员外,不论你官位多高,住宅不能用歇山顶,只能用“两厦”(悬山、硬山)。此外,又把公侯和官员的住宅分为四个级别,从大门与厅堂的间数、进深以及油漆色彩等方面加以严格限制。至于百姓的屋舍,则不许超过三间,不许用斗拱和彩色。以上这些反映了明代等级制度的森严在住宅形制上已有充分表现,但逾制的现象十分普遍,至今江苏苏州一带的民居中,仍保存着一批十分精美的贴金彩画和砖石雕刻。

中国住宅遗构今所知的最早实物是明代的。已经发现的明代住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山西、陕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其数可以百计。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技术传统的差异,使各地住宅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清代建筑是指清代时期的建筑。清代(公元1616-1911年)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一时期的建筑大体因袭明代传统,但也有发展和创新,建筑物更崇尚工巧华丽。

清代建筑的形式有硬山建筑、悬山式建筑、歇山建筑、攒尖建筑等。清代晚期,中国还出现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筑形象。

清代的都城北京城基本保持了明朝时的原状,城内共有20座高大、雄伟的城门,气势最为磅礴的是内城的正阳门。因沿用了明代的帝王宫殿,清代帝王兴建了大规模的皇家园林,这些园林建筑是清代建筑的精华,其中包括华美的圆明园与颐和园。在清代建筑群实例中,群体布置与装修设计水平已达成熟。尤其是园林建筑,在结合地形或空间进行处理、变化造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主要表现在玻璃的引进使用及砖石建筑的进步等方面。这一时期,中国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自由式建筑较多。

风格独特的藏传佛教建筑在这一时期兴盛。这些佛寺造型多样,打破了原有寺庙建筑传统单一的程式化处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以北京雍和宫和承德兴建的一批藏传佛教寺院为代表。

清代晚期,中国还出现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筑形象。

清初平定三藩之乱以后,中原得以休养生息,在康熙、乾隆时期形成了一个经济复兴小高潮,史称“康乾盛世”。国家积累了财力可以进行更大规模的建设,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宏伟的离宫、园林及宗教建筑,至今仍为古代建筑遗产的重要实例。特别是宫苑建造集历代造园经验之大成,规模之大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在民间,中产阶级也将园林引入宅内,形成宅园建造的高潮。清代对宗教采取普遍开放的政策,尤对藏传佛教给予极大的重视,成为协助政府统治蒙藏的得力工具。藏传佛教建筑具有神秘的艺术色彩,其空间布局、艺术造型、装饰风格等方面都有创造与发展,为传统佛教建筑增添了新的艺术营养,并为其他宗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清代的府、州、县等地方城市基本沿用明城,数量增加不多,但规模多经改造扩展。同时,集镇、村落的数量增加很多。城乡居民点中的公共建筑,如书院、祠堂、旅店、饭馆等有了巨大的增长。同时由于人口繁殖,用地紧张,许多地区的民居加高了层数,并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典型形制。由于商业、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沿河湖交通干路附近形成新的工商业集镇。

清代建筑技术受木材资源日渐匮乏的影响,对传统木构架技术进行改造,逐步增加砖石材料的应用范围,因此在建筑外貌上亦有所改变。经济的发展助长了享乐思想的萌发,艺术风格上的装饰主义十分盛行,由日用生活品开始向建筑上推移,砖雕、木雕、石雕技艺在建筑上广泛应用。

若与明代建筑状况相对比,可以说,清代在园林建筑、藏传佛教建筑、民居建筑三方面有着巨大的成就。同时建筑艺术上更注意总体布局及艺术意境的发挥,尤其在建筑装饰艺术方面更具有划时代表现。所以清代建筑在中国建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继往开来的地位,有些方面尚带有历史总结的性质。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清廷战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结束了闭关锁国的封建状态。而没落的封建经济对传统方式的建筑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强迫它面临和接受各种新问题的挑战,如: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木材资源的枯竭,官工建筑日渐萎缩,商业建筑及一些新型建筑逐步兴起,西方文化的传入,等等。这些都预示着下一步建筑领域的变革与发展。

建筑形式

2.1 概述 常见到的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五种形式。在这最基本的建筑形式中,庑殿又有单檐庑殿、重檐庑殿;歇山有单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歇山、大屋檐歇山、卷棚歇山等;硬山、悬山,常见者既有一层,也有两层楼房;攒尖建筑则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形、单檐、重檐、多层檐等多种形式。

2.2 硬山建筑 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叫硬山建筑。硬山建筑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 硬山建筑以小式为最普遍,清《工程做法则例》列举了七檩小式、六檩小式、五檩小式几种小式硬山建筑的例子,这几种也是硬山建筑常见的形式。七檩前后廊式建筑是小式民居中体量最大,地位最显赫的建筑,常用它来作主房,有时也用做过厅。六檩前出廊式用作带廊子的厢房、配房,也可以用做前廊后无廊式的正房或后罩房。五檩无廊式建筑多用于无廊厢房、后罩房、倒座房等。 硬山建筑,也有不少大式的实例,如宫殿、寺庙中的附属用房或配房多取硬山形式。大式硬山建筑有带斗拱和无斗栱两种做法,带斗栱硬山实例较少,一般只施一斗升或一斗二升交麻叶不出踩斗栱。无斗栱大式硬山实例较多,它与小式硬山的区别主要在建筑尺度(如面宽、柱高、进深均大于一般的小式建筑)、屋面做法(如屋面多施青筒瓦,置脊饰吻兽或使用琉璃瓦)、建筑装饰(如梁枋多施油彩画,不似小式建筑装饰简单素雅)等诸方面。

2.3 悬山式建筑 屋面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筑,称为悬山(亦称挑山)式建筑。悬山建筑稍间的檩木不是包砌在山墙之内,而是挑出山墙之外,挑出的部分称为“出梢”,这是它区别于硬山的主要之点。 以建筑外形及屋面做法分,悬山建筑可分为大屋脊悬山和卷棚悬山两种。大屋脊悬山前后屋面相交处有一条正脊,将屋面截然分为两坡。常见者有五檩悬山、七檩悬山以及五檩中柱式、七檩中柱式悬山(后两种多用作门庑)。卷棚悬山脊部置双檩,屋面无正脊,前后两坡屋面在脊部形成过陇脊。常见者有四檩卷棚、六檩卷棚、八檩卷棚等。还有一种将两种悬山结合起来,勾连搭接,称为一殿一卷,这种形式常用于垂花门。

2.4 庑殿建筑 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 庑殿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型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建筑形式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皇家建筑,是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最常采取的形式。如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太庙大戟门、享殿及其后殿,景山寿皇殿、寿皇门,明长陵棱恩殿等,都是庑殿式建筑。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2.5 歇山建筑 在形式多样的古建筑中,歇山建筑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 歇山建筑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气势非凡,它既有庑殿建筑雄浑的气势,又有攒尖建筑俏丽的风格。无论帝王宫阙、王公府邸、城垣敌楼、坛壝寺庙、古典园林及商埠铺面等各类建筑,都大量采用歇山这种建筑形式,就连古今最有名的复合式建筑,诸如黄鹤楼、滕王阁、故宫角楼等,也都是以歇山为主要形式组合而成的,足见歇山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在外部形象看,歇山建筑是庑殿(或四角攒尖)建筑与悬山建筑的有机结合,仿佛一座悬山屋顶歇栖在一座庑殿顶上。因之,它兼有悬山和庑殿建筑的某些特征。如果以建筑物的下金檩为界将屋面分为上下两段,那么上段具有悬山式建筑形象和特征,如屋面分为前后两坡,梢间檩子向山面挑出,檩木外端安装博缝板等;下段则有庑殿建筑的形象和特征。无论单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即三重檐)歇山、大屋脊歇山、卷棚歇山,都具有这些基本特征。 尽管歇山式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形象特征,但对构成这种外形的内部构架却有许多特殊的处理方法,因而形成了多种构造形式。这些不同的构造与建筑物自身的柱网分布有直接关系,也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及檩架分配有一定关系。

2.6 攒尖建筑 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这种建筑叫攒尖建筑。攒尖建筑在古建筑中大量存在。古典园林中各种不同形式的亭子,如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亭等都属攒尖建筑。在宫殿、坛庙中也有大量的攒尖建筑,如北京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北京国子监的辟雍,北海小西天的观音殿,都是四角攒尖宫殿式建筑。而天坛祈年殿、皇穹宇则是典型的圆形攒尖坛庙建筑。在全国其它地方的坛庙园林中,也有大量攒尖建筑。

建筑通则

3.1 概述 通则(又称通例),是确定建筑各部们尺度、比例所遵循的共同法则。这些法则规定了古建筑各部位之间的大的比例关系和尺度关系。它是使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持统一风格的很关键很重要的原则。 清式建筑的通则主要涉及以下各方面:面宽与进深,柱高与柱径,面宽与柱高,收分与侧脚,上出与下出,步架与举架,台明高度,歇山收山,庑殿推山,建筑物各部构件的权衡比例关系。

3.2 面宽与进深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以长方形为最普遍,一座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都有两种尺度,即它的宽与深。其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如一栋三间北房,它的东西方向为宽,南北方向为深。单体建筑又是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的。每四棵柱子围成一间,一间的宽为“面宽”,又称“面阔”,深为“进深”。若干个单间面宽之和组成一栋建筑的总面宽,称为“通面宽”;若干个单间的进深则组成一座单体建筑的通进深。 古建筑面宽(指明间面宽)的确定要考过虑到许多方面的国素,即要考虑实际需要(即所谓适用的原则),又要考虑实际可能(如木材长短、径寸等因素),并要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在古代,明间面宽的确定还要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考虑面宽时,必须使用门口尺寸符合门尺上“官”“禄”“财”“义”等吉字的尺寸。次间面宽酌减,一般为明间的8/10,或按实际需要确定。

3.3 柱高与柱径 古建筑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宽也有一定比例。小式建筑,如长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宽与柱高的比例为10:8,即通常所谓面宽一丈,柱高八尺。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如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凡檐柱以面阔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应为百分之七)定径寸。如面阔一丈一尺,得柱高八尺八寸,径七寸七分。”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根椐这些规定,就可以进行推算,已知面宽可以求出柱高,知柱高可以求出柱径。相反,已知柱高、柱径也可以推算出面阔。

3.4 收分侧脚 中国古建筑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柱脚、柱根)略粗,顶部(柱头)略细。这种根部粗、顶部细的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要柱做出收分,既稳定又轻七,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各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如柱高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为27厘米,那么,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营造算例》规定为7/1000。

3.5 上出下出 (出水、回水) 中国古建筑出檐出檐深远,其出檐大小也有尺寸规定。清式则例规定:小式房座,以檐檩中至飞檐椽外皮(如无飞檐至老檐椽头外皮)的水平距离为出檐尺寸,称为“上檐出”,简称“上出”,由于屋檐向下流水,故上檐出又形象地被称为“出水”。无斗拱或小式建筑上檐出尺寸定为檐柱高的3/10,如檐柱高3米,则上檐出尺寸分为三等份,其中檐椽出头占2份,飞椽出头占一份。 中国古建筑都是建在台基之上的,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称为台明,小式房座台明高为柱高的1/5或柱径的2倍。台明由檐柱中向外延出的部分为台明出沿,对应屋顶的上出檐,又称为“下出”,下出尺寸,小式做法定为上出檐的4/5或檐柱径的2倍,大式做法的台明高台明上皮至挑尖梁下皮高的1/4。大式台明出沿为上出檐的3/4。 古建筑的上出大于下出,二者之间有一段尺度差,这段差叫“回水”,回水的作用在于保证屋檐流下的水不会浇在台明上,从而起到保护柱根、墙身免受雨水侵蚀的作用。

3.6 步架举架 步架:清式古建筑木构架中,相邻两檩中-中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步架依位置不同可分为廊步(或檐步)、金步、脊步等。如果是双脊檩卷棚建筑,最上面居中一步则称为“顶步”。在同一幢建筑中,除廊步(或檐步)和顶步在尺度上有所变化外,其余各步架尺寸基本是相同的。小式廊步架一般为4D-5D,金脊各步一般为4D,顶步架尺寸一般都小于金步架尺寸,以四檩卷棚为例,确定顶步架尺寸的方法一般是:将四架梁两端檩中尺寸均分五等份,顶步架占一份,檐步架各占二份,顶步架尺寸最小不应小于2D,最大不应大于3D,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调整。 举架:所谓举架,指木构架相邻两檩中-中的垂直距离(举高)除以对应步架长度所得的系数,清代建筑常用举架有五举、六五举、七五举、九举等等。表示举高与步架之比为0.5,0.65,0.75,0.9等等。清式做法的檐步(或廊步),一般定为五举,称为“五举拿头”。小式房屋或园林亭榭,檐步也有采用四五举或五五举的,要视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小式房脊步一般不超过八五举。大式建筑脊步一般不超过十举,古建筑屋面举架的变化决定着屋面曲线的优劣,所以在运用举架时应十分讲究,要注意屋面曲线的效果,使其自然和缓。千百年来,古建筑匠师们在举架运用上已积累了一套成功经验,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程式。如小式五檩房,一般为檐步五举、脊步七举。七檩房,各步分别为五举、六五举、八五举等等。大式建筑各步可依次为五举、六五举、七五举、九举等。

建筑风格

清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亦有很大改变。宋元以来,传统建筑造型上所表现出的巨大的出檐、柔和的屋顶曲线、雄大的斗拱、粗壮的柱身、檐柱的生起与侧脚等特色逐渐退化,稳重、严谨的风格日趋消失,即不再追求建筑的结构美和构造美,而更著眼於建筑组合、形体变化及细部装饰等方面的美学形式。例如:北京西郊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承德外八庙等建筑群的组合,都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显示了建筑匠师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灵活而妥善地运用各种建筑体型进行空间组合的能力,也表现出他们高度敏锐的尺度感。清代单体建筑造型已不满足于传统的几间几架简单长方块建筑,而尽量在进退凹凸、平座出檐、屋顶形式、廊房门墙等方面追求变化,创造出更富於艺术表现力的形体。如承德普宁寺大乘阁、北京雍和宫万福阁、拉萨布达拉宫、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大经堂等优秀实例。

清代建筑艺术在装饰艺术方面更为突出,它表现在彩画、小木作、栏杆、内檐装修、雕刻、塑壁等各方面。清代建筑彩画突破了明代旋子彩画的窠臼,官式彩画发展成为三大类:和玺、旋子和苏式彩画。详细分析尚有金龙和玺、龙凤和玺、大点金旋子、小点金旋子、石碾玉、雅伍墨、雄黄玉、金琢黑苏画、金线苏画、黄线苏画、海墁苏画等的区别,分别画在不同建筑的不同部位上。彩画工艺中又结合沥粉、贴金、扫青绿等手法来加强装饰效果,更使建筑外观显得辉煌绮丽、多彩多姿。门窗类型在清代明显加多,而且门窗棂格图案更为繁杂,与明代简单的井字格、柳条格、枕花格、锦纹格不可同日而语。

在清代,许多门窗棂格图案已发展为套叠式,即两种图案相叠加,如十字海棠式、八方套六方式、套龟背锦式等。江南地区还喜欢用夔纹式,并由此演化为乱纹式,更进一步变异为粗纹乱纹结合式样。浙江东阳、云南剑川等木雕技艺发达地区,有些民居门隔扇心全为透雕的木刻制品,花鸟树石跃于门上,完全成为一组画屏。内檐隔断也是装饰的重点,除隔扇门、板壁以外,大量应用罩类以分隔室内空间。仅常见的就有栏杆罩、几腿罩、飞罩、炕罩、圆光罩、八方罩、盘藤罩、花罩等式,此外尚有博古架、太师壁等亦为室内隔断形式。丰富的内檐隔断创造出似隔非隔、空间穿插的内部空间环境。内檐装修中还引用了大量工艺美术品的制造工艺技术,如硬木贴络、景泰蓝、玉石雕刻、贝雕、金银镶嵌、竹篾、丝绸纱绢装裱、金花墙纸等,使室内观赏环境更加美轮美奂。砖、木、石雕在清代建筑中应用亦十分广泛,几乎成为富裕人家表现财力的一种标志。其他装饰手段,如塑壁、灰塑、大理石镶嵌、石膏花饰等亦得到重视。清代建筑装饰艺术充分表现出工匠的巧思异想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美感。

明清时期家具

明式家具可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坐具;第二类为承具;第三类为庋具;第四类为卧具;第五类为杂具。

  第一类,椅、凳、墩等坐具,明代的坐具主要有交椅、圈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靠背椅、杌椅、坐墩。

  第二类,桌、案、几等承具,明代的桌分束腰桌和无束腰桌;案有长方案和条案之分,案面两端有翘头案和平头案之分;几有香几和炕几之分。

  第三类,橱、柜、格、箱等存贮具,橱一屉称为闷户橱、两屉称联二橱、三屉称联三橱;柜分圆角柜和方角柜、亮格柜;箱有长方和正方形之分。

  第四类,床、榻、宝座,为卧具和起居用具,明代此类家具主要有罗汉床、架子床、榻和床式大椅。

  第五类,屏风及其它家具,屏风有插屏和围屏;其它家具有镜台和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