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榫头(红木家具榫头制作)
红木家具榫头制作
作为中国古建筑精髓的榫卯结构,早在7000年前就发明并开始应用。
榫卯(sǔn mǎo)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的主要结构。凸出来的部分称为「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做「卯」,榫卯相契合,就可以使木头与木头完美衔接了。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榫卯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体现出家具与建筑的密切关系。榫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是它整体上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互相结合,互相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
整套家具甚至整幢房子不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人类轻工制造史上堪称奇迹。这种传统的中国制作工艺正是海内外人士追捧的原因。
历史
1973年,距离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人们称之河姆渡遗址,在遗址人们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 这些榫卯结构主要应用在河姆渡干栏式的房屋的建造上,有凸型方榫、圆榫、双层凸榫、燕尾榫以及企口榫等。
结构
穿斗式
汉时成熟,中国南方各省多用。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抬梁式 春秋时成熟,中国北方各省多用。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梁柱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井干式
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的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它耗材量大,建筑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外观厚重,应用不广。
应用 榫卯结构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面与面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点结构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构件组合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代表建筑 :
紫禁城
天坛祈年殿
大观园
山西悬空寺
榫卯工艺是堪称媲美京剧的中国国粹,不仅外形精致唯美,而且遵循力学原理,实用性极强,不易锈蚀又方便拆卸。榫卯工艺可以说充满了中国古人的大智慧,一阴一阳,一盈一亏,互补共生,缺一不可。而且榫卯工艺也体现了“不把事做绝,不把路堵死”的做人哲学,起承转折都是活扣,拆卸组装不伤器物。希望勤劳的中国人民能够发扬工匠精神,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榫卯家具制作
精工细作严丝合缝,结构合理。
红木家具榫卯结构
红木家具为什么采用榫卯结构,主要是榫卯结构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结实耐用。
1、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其次,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而真正的红木家具,可以使用几百年或上千年。如果用铁钉组合,很可能木质完好,但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疲劳、老化而使家具散架。
2、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运输。红木家具是拆装运输的,到了目的地再组合安装起来的,非常方便。
3、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维修。无论什么样的家具,使用长久了都会出现问题,都需要维修维护。谢谢
实木家具卯榫工艺
开裂现象。其实红木家具开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家具所处的地方太干燥,红木家具的缝隙处由于热胀冷缩的自然现象造成红木家具表面开裂。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其实不用担心,红木家具开裂也是正常现象,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即可,如果是一些开裂的不是很严重的地方我们可以往缝隙里面添加一些木粉即可,对于一些缝隙大的,我们可以将木条修建成缝隙的大小,直接往里面塞即可。其实红木家具非常正常了,大家不必惊慌。
家具变形。红木家具变形一般是由于红木木料在烘干处理这一环节没有烘干彻底,如果变形不是那么严重,只需要用砂纸打磨一下,将表面不平整的地方用砂纸磨平。如果变形比较厉害,那就要“大动干戈”了,需把变形部分用水喷湿,然后用热风枪把此处完全加热,上面压一块顺直平整的木头,用夹子固定两端,让两者表面完全接触,这样放置一到两天让变形的木材随着固定板变直;如变形特别严重,则需要重复2-3次
家具松动。各位朋友应该知道榫卯结构是红木家具的精髓,如不知道红木家具榫卯结构的,可以看下具体是怎么回事,在明清时期,钉子还没有普及,造成我们古代的能共巧匠们发明了榫卯结构,其实时间长了,榫卯没有处理到位的话,榫卯结构容易松动,如果出现轻微的松动,我们可以将榫卯结构的地方重新朝开,在榫卯结构连接处涂上少许胶水,这样当红木家具重新组装上去后,胶水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就会使得我们的红木家具连接处更加紧密。
红木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其实没那么娇贵的,她其实是一种非常耐用的家具,最好不要轻易移动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关于红木家具出现开裂、变形、松动以上的问题希望能帮到大家,其实小问题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处理,平时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红木家具榫头制作方法
打孔:打孔用的凿刀要锋利,凿要拿正,与木料垂直。
先打全孔,后打半孔。全孔要先打背面,打到一半深时,翻过来再打正面,直到打穿。如果从背面一次把孔打穿,容易把正面孔口处木料撕裂。打成的孔眼要方正,两侧要直。一般打第一凿时,要离线1~2mm,最后一凿再打到线,这样孔打好后比较方正。孔内要干净,不要留有木渣。孔的两端中部可稍微鼓起,这样榫头敲进去与孔结合紧密,加上木锲后不易退出。孔的正面不要把墨线凿去,要留半线,反面不要留线,并应比正面宽,这样装榫时就不会把孔的四周木料挤裂。谢谢榫卯家具制作工艺
我国传统古老的木结构房屋构件的结合全部是榫卯结构,极少用钉子的。半榫、穿榫、燕尾榫、平榫等等。
过去的家俱也都是榫结,箱子没木方,就只是板子榫结合,不知你平常注意观察否,很多包装提携纸盒也常用到榫卯的道理。
老师给你题材是纸质,不妨先观察些纸盒,有些盒内的9宫格卡、16宫格卡也属于这类。
红木家具榫头制作图片
红木桌外框的榫头是用插卯组装的。
红木家具榫头制作视频
我是一个以输出木工内容为主要内容的个人自媒体。全网大概有三四十万粉吧。主要在头条,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也都开号了属于优质账号。但目前我也是入门水平,不停输出内容的同时,也在不停的自我完善学习。我来谈谈自己是如何入门的,希望对想学习木工的朋友有帮助。
1.入门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从前的木匠没个十年八年的是很难出师的,而且分工很细,大木工小木工雕刻美工。。同样是入门,如果是从前那可是相当高的水平了啊。现在都说钉子木工胶水木工,现代工艺和工具的改进其实也是间接降低了门槛。有心的朋友会留意,一二线很多城市都有一些木工坊,针对成人的或者小孩的兴趣木工坊,通过手工制作一些小木作来培养动手能力和对木工的兴趣。
回到正题,入门其实是根据你的目的来说的。如果你想做一些小木件,去一些木工坊他们有详细的培训方案,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就可以达到你的目的;而如果你想自己独立能做个家具,能欣赏和模仿明清家具,那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入门水平,你需要了解木材的特性,知道如何最大利用木材的优缺点,知道构造背后的机理和文化,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2.知识储备
获取木工基本知识的最快捷径当然是看书。这里我推荐基本我觉得比较适合新手培训兴趣和获取基本知识的书籍。
《木材学》这本书是当初考研的参考书目,里面有木材的微观宏观的讲解,书不是很厚,但是知识密度非常的大。当初学的时候觉得枯燥,但是现在回看,前人的总结提炼,真是字字珠玑。这本书你对了解木材非常重要,或许有一天你成为了木材高手,这本书依旧是你的手头参考书目。不过这本已经没有再版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二手书市场上淘淘看,绝对值得你收藏。
《木工全书》这是一本国外的书籍,这本书最近出版社新出了一版,内容及排版都很棒。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全面,非常的适合新手。从材料介绍到各类榫卯,接合工艺,从经典家具构造解析到各类工具,工艺讲解。而且国外的这类书籍其实更适合现代木工新手入门,里面有大量的工具的使用。
除了书籍,现在网上也有大量的视频教学,即使是偏非主流的木工。大家可以去慕课平台,里面有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简直是国家送给你的免费大红包。里面就有一些家具设计的课程。
3.实践获真知
可能有想入坑的小伙伴,第一想法就是买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这个时候,我建议还是先三思。
你是真的对木工感兴趣吗?你是受朋友建议还是因为见了网站视频上让你赞赏不已才萌生的想学木工的。
由简单入复杂,循序渐进,任何一个技艺都是大量时间磨练造就的,尤其是靠手工的。先学简单的物件,先用简单的工具。不要觉得这是老生常谈。简单有简单的智慧。举个例子,你知道木工笔为什么总是扁平的吗?说不出超过3个理由都不是一个合格入门者,简单的一根木工笔也都凝结着智慧的结晶。何况浩如烟海的木工工具与技艺。
红木家具出头榫
角梁是在庑殿建筑和歇山建筑中的转角做法。
1.角梁位置:在矩形四坡顶建筑物上,角梁处在与建筑物的檐面和山面各成45度的平面位置上。
2.角梁的名字:角梁分为两层,下面一层为老角梁,上面一层为仔角梁。
3.角梁尺度: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每根角梁断面厚3斗口,高4.5斗口,无斗栱的小式做法角梁厚2椽径,高3椽径。
4.老角梁的挑出长度与正身檐椽的出檐长度有关
仔角梁的挑出长度与正身飞椽的出檐长度有关
5.老角梁和仔角梁的挑出长度,官式做法一般为“冲三翘四”。
歇山屋顶角梁
庑殿屋顶角梁
扣金角梁
外侧角梁与飞椽
角梁制作技术,关键在弹放实样,即在平板或平地上,用弯尺、墨斗、画签等工具,弹画出角梁侧面的足尺寸图样,然后按这个实样出样板,作为制作角梁的画线依据。现在以五踩斗栱大式做法为例,介绍扣金角梁的弹线放样过程。
定尺寸
首先弹出一条直线a,定a为平面位置角梁的中线,按建筑物檐(廊)步架、出檐及正心与挑檐桁中一中的平面尺寸加斜,计算出各段在角梁中线上的尺寸,并将这些标画在这条中线上(其中E为金桁中与角梁中的交点,F为正心桁与角梁中的交点,G为挑檐桁中与角梁中的交点),然后,计算出老梁、仔角梁梁头部的长度,并把点画在中线上。(D为老角梁头位置,B为仔角梁头位置)
画角梁宽窄和桁檩位置
各桁檩中轴线与角梁中轴线相交所得的点为老中(老中又依桁檩名称部位不同分为挑檐桁老中、证心桁老中以及金桁老中,分别为图中的G、F、E点);各桁檩中轴线与角梁侧面线相交所得各点分别为外由中和里由中(所谓外由中,是搭交桁檩头部中线与角梁侧面线的交点,里由中为搭交桁檩正身部分中线与角梁侧面线的交点),图中,M和N分别为挑檐桁的外由中和里由中;K和L分别为正心桁的外由中和里由中;P和Q分别为金桁的外由中和里由中。过里、外由中各点垂直于角梁轴线引出直线,这边是下一步确定角梁侧面桁椀位置的根据之一。第二步,在与角梁轴线a平行的位置,弹出一条直线b,定它为挑檐桁立面中的水平线。根据这条线和正心桁与挑檐桁中的垂直高差,定直线c为过正心桁立面中的水平线。再根据檐(廊)步举高,定直线d为过金桁立面中的水平线。这三条水平线,是确定挑檐桁、正心桁、金桁水平位置的依据。(至此,我们可以从图上看出,由于角梁和诸桁檩以45度角相交,角梁侧面将每组搭交桁条的头部和正身部分各切成一个椭圆。这些椭圆的圆心是里、外由中各点,椭圆圆周上的各点即是桁条与角梁侧面的交线,按这些椭圆线在角梁上挖出的碗口叫做桁碗)。由b、c、d三条桁檩水平中线与各桁檩里、外由中引出线相交所得各点(即立面图中的M1、N1、K1、L1、P1、Q1诸点),即为角梁侧面桁碗的中心点。第三步,用事先准备好的斜桁碗样板分别画出挑檐、正心及金桁的桁碗。
弹放角梁侧立面足尺大样
首先,定挑檐桁桁碗外皮与该桁碗水平中线交点H为老角梁前端下皮一点。定金桁老中与金桁碗水平中线交点E为老角梁后尾上皮的一点,以此二点为准,分别向上和向下垂直画出老角梁高4.5斗口。
然后在老角梁之上作距离此线4.5斗口的平行线,得老角梁上皮线,以过D点的a的垂线与老角梁上皮线相交点D1为老角梁梁头尽端,用90度拐尺画梁背的垂直线,得老角梁头。
最后,由D1点向前引水平线,与过B点的a的垂线相交于D^,D^D1即为仔角梁头部的下皮线。仔角梁头部下皮还有略向下倾斜或向上翘起的情况。
角梁头饰、尾饰及桁碗榫卯的放样及做法
大式角梁的头饰、尾饰及画线,此种做法为大式老角梁梁头霸王拳
此图为后尾三岔头侧面形状
后尾插金做法,有半榫和透榫两种做法,半榫插入柱子1/3~1/2柱径深即可。如采用透榫做法,仔角梁做半榫,老角梁做大进小出榫,透榫出头雕做成麻叶头或做方头,出头长度为半柱径。
小式老角梁梁头做法与大式相同,小式仔角梁梁头不安套兽,故不做套兽榫,在此位置要做出三岔头形状。
角梁桁(檩)碗一般有三种做法
第一种:挖通檩碗,不做鼻子;
第二种:檩碗带鼻子;
第三种:槽齿作法。
关于两侧大连檐在角梁头上交汇的前后位置,实物中大致有以下三种做法。
第一种,如上面例子所示,连檐的下交汇点正好在仔角梁梁头脊面楞线的尽端。此种做法,大连檐及翘飞椽位置相对后移,套兽探出较长。
第二种,连檐外皮线过角梁迎头1/4的E点,使下交汇点移至角梁头之外约1椽径处。按这种方法,可做出托舌,也可略去。
第三种,连檐外皮线过角梁头的外棱角F,使两连檐的下交汇点移至角梁迎头外约1椽径处。按这种方法,角梁头外端要做出托舌。托舌的作用在于衬托交汇冲出的连檐。
插金角梁
角梁的插金做法(俗称刀把做法),是指角梁后尾作榫插入柱子的做法。当建筑物为重檐或多重檐时,下层檐角梁后尾不是与搭交金桁相交,而是插入角金柱。
插金角梁的放样程序与原理与扣金做法基本相同,关键在于把角梁后尾的标高找准确。由于插金角梁冲出、翘起的法则和扣金角梁相同。在弹放插金角梁时,先按檐步架找出角梁后尾标高,然后按扣金角梁弹放程序和方法确定出老、仔角梁准确的立面位置。后尾做榫插入金角柱,可做半榫,也可将老角梁后尾做成透榫,出榫部分做成方头或麻叶云头。采取何种做法,要看结构需要,同时还要视建筑物的用途而定。
大式插金角梁放线
角梁放线样板图
插金角梁
压金角梁
角梁简图
压金角梁是指角梁后尾压在金檩上,它与扣金做法的构造不同。老角梁后尾压在金檩上,用压金法,这是解决一步架的小型建筑物外转角后尾构造问题的一种特殊做法。
在步架过小而无法采用扣金做法时,常采取压金做法。它多用于游廊转角处,属于小式做法。它的仔角梁形如翘飞椽。
首先,按角梁放样的一般程序,画出压金角梁的平面投影,找出檐、金檩中线与角梁中线、侧面线的交点和角梁头位置,将老中、由中角梁头部用90度线引出,垂直于引出线弹立面檐椽中的水平线,根据檐步架找出金檩檩中水平线,用斜桁碗样板画出檩碗,得到斜搭交檩碗与檩中水平线交点A。过A点和金檩老中与檩中水平线的交点B弹出一直线,即得老角梁下皮线,按角梁高弹出老角梁上皮线,并根据平面上老角梁头位置,用方尺画出老角梁头,这样,就得到了老角梁侧面形状。过老角梁头C点画仔角梁头部底皮线并画出仔角梁头部。量得仔角梁头部长度,按一头二尾半或三尾的比例定仔角梁后尾,即得仔角梁侧面形状。翼角椽和翘飞椽分位的画法与扣金做法相同。在游廊中,压金角梁的后尾一般接大罗锅椽,与阴角的老角梁后尾连接。
多角形建筑压金角梁
角梁是官式出檐建筑的显著标志,在各地地方做法中,角梁的表现形式往往更为夸张,这也是受当地的光照、降水等因素影响的产物。
红木家具榫卯
红木家具榫接合结构如下:
1、榫头形状分为:直角榫、燕尾榫、圆棒榫、指形榫、圆(弧)榫。
2、榫头的数目:单榫、双榫、多榫(箱榫)。
3、榫肩的数目和切肩:单切肩、双切肩、三面切肩、四面切肩、斜切肩。
4、 开口榫和闭口榫:根据结合后能否看到榫头的侧边与否,或榫头是与榫槽还是榫眼接合,有开口榫、闭口榫和半开口榫之分。直角开口榫加工简单,但强度欠佳,且影响美观:闭合榫结合强度较高,外观也美观;半开口榫介于开口榫和闭口榫之间,即可防榫头侧向滑动,又能增加胶合面积。
5、明榫和暗榫:按榫头贯通与否,又有明榫和暗榫。
6、整体榫和插入榫:按榫头与方材之间的从属关系分为整体榫和插入榫,整体榫指榫头直接在方材上加工而成,和方材是一体的,如直角榫、燕尾榫;插入榫,榫头与主体是分离的,不是同意的整体,如圆棒榫,榫头是单独加工后再装入零榫件的榫孔中,用于零件的定位与接合。